能源利用低碳对策研究是发展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的关键环节,现有的低碳对策研究大多基于直接碳排放评估,本研究基于碳足迹分析综合考虑直接与间接碳排放,以提出更全面和更有效的城市能源利用低碳对策,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科学支撑。本项目以厦门为典型研究区,首先运用碳足迹的混合分析方法评估城市能源利用的碳排放,揭示城市碳排放的本质过程,分析碳密集产业部门各环节的减排潜力;融合碳足迹分析方法,运用TIMES模型建立城市能源政策评价模型,对各种政策措施情景进行模拟优化,分析各种情景下能源消耗与碳足迹变化;最后综合碳足迹评估与模型模拟结果,探索城市能源利用碳减排的可行途径和可达程度,最终提出基于碳足迹评估的城市能源利用低碳对策,促进中国城市低碳转型更快发展。
本项目在执行期间顺利完成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建立了基于碳足迹的城市低碳能源利用的分析、评价方法和系统建模技术,提出厦门市综合的能源利用低碳对策,完成《基于碳足迹的厦门市能源利用低碳对策》研究报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1篇(其中SCI论文4篇,中文7篇),超额完成项目指标——发表论文发表6篇论文(其中SCI 2-3篇),另其他研究成果将撰写论文后续发表;通过基金项目支持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3名。项目经费支出与预算基本相符,无超支问题,主要结余部分出版物/文献/信息传播费用,将用于后续文章发表版面费。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城市能源利用碳足迹评估.本研究采用过程分析与环境投产产出分析相结合混合分析方法,评估了厦门市能源利用碳足迹,研究结果表明:厦门市2009年能源利用碳足迹中城市内各部门的直接碳排放(即层次1)占61%;城市部门消耗外调电力引起的间接碳排(层次2)占5%;层次3引起的间接碳排放占34%,其中10%来自跨境交通,24%来自城市主要消耗物质的内含能。其中突出的特点是主要消耗物质的内含能引起的碳排放比例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城市消耗更多的物质,进一步证明了传统核算中被忽略的第三层次碳排放管理的重要性。.(2)城市能源系统模拟优化.本研究构建了厦门TIMES优化模型,并设计相应目标约束情景,模拟结果表明:能源消费方面,工业部门的节能潜力最大,工业部门优化主要在于能源结构的优化;交通部门的优化主要在能源利用的多样化和清洁化,减缓私家车的增长。碳减排方面,工业部门一直都是二氧化碳排放最大的部门,未来预测占厦门市总碳排放的50%以上;未来情景下排放量都表现出大幅增长态势,未来减排形势较为严峻,调整产业结构可以避免减排难度越来越大的困境,工业部门减排的边际成本相对交通部门的减排边际成本更小。.(3)城市能源利用低碳对策.基于城市能源利用碳足迹评估与系统模拟优化,从城市内各部门、跨境交通以及城市主要材料内含能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厦门市能源利用的低碳发展对策:坚持以优化能源结构为主导,继续加快产业升级,完善城市公交系统,大力发展低碳建筑,强化社会低碳意识。并进一步提出优化跨境交通运输结构,合理引导交通需求,倡导低碳出行方式。最后在内含能方面提出了节约原材料,推广低碳生活等政策措施,以加强第三层次碳排放管理。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城市居住区规划碳足迹评估方法与实证研究
基于动态和空间分布的低碳城市能源规划方法研究
城市能源系统碳排放时空分异特征及其低碳调控机制研究
基于目标管理的城市碳足迹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