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前备受关注的全球气候变化和臭氧层损耗两大环境问题为着眼点,主要针对《京都议定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限排物种,研究建立适用于我国的大气中30余种痕量卤代温室气体在线观测、网络化采样分析、标校和质控方法;在5个大气本底站(青海瓦里关、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云南香格里拉)系统开展罐采样同步观测并与AGAGE国际比对,掌握我国几个典型区域卤代温室气体组成特征、时空分布、变化趋势及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异同;选取北京城区2个测点强化采样,结合同期上甸子站在线观测,研究城市排放特征及不同输送过程和气象条件下排放源对区域本底浓度水平的影响;应用GAWTRAM和Flexpart反演我国卤代温室气体源分布及源强,并与CO比值相关法估算排放量比对验证,探讨我国卤代温室气体替代进程和减排效果及对全球ODP和GWP的影响。本项目将为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及我国的内政、外交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支撑。
以目前备受关注的全球气候变化和臭氧层损耗两大环境问题为着眼点,主要针对《京都议定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限排物种,研究建立了适用于我国的大气中30余种痕量卤代温室气体在线观测、网络化采样分析、标校和质控方法;在5个大气本底站(青海瓦里关、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云南香格里拉)系统开展了罐采样同步观测并与AGAGE国际比对,分析了我国5个典型区域代表性卤代温室气体组成特征、时空分布、变化趋势及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异同;选取北京城区2个测点采样,获得了北京城区卤代温室气体浓度特征。分别应用CO比值相关法和Flexpart反演了我国卤代温室气体源分布及源强,并与以往观测结果和自下而上法估算排放量比对验证,初步探讨了我国卤代温室气体替代进程和减排效果。本项目发表和接受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篇。颁布行业标准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4项。项目组23人次在国际学术会议做特邀报告或口头报告。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3名,正在培养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2人。.本项目数据和研究成果应用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每4 年共同发布的《臭氧损耗科学评估报告》,对评估验证全球及我国ODS 减排效果和替代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成员自2006 年以来全程参与该评估报告工作,项目负责人是唯一的中方评审专家。北京上甸子站卤代温室气体观测数据被该评估报告直接引用。卤代温室气体的大气含量极低,高精确观测难度大,只有AGAGE、NOAA、UCI、NIES、SOGA 等国际知名的观测网络和上甸子站的6套观测资料被该报告引用。此外,基于上甸子站数据开展的区域和全球卤代温室气体排放量研究被引用24 次。基于上甸子数据开展的多个研究工作被引用。项目成员担任国际国内多个学术组织成员,推进相关领域工作和国际地位提升,获得联合国WMO 高度赞赏。为多项国家科技计划和建设项目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平台,为引导规范各级观测网建设提供了示范溯源。数据用于全球同化数据库、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每年度《WMO 温室气体公报》、《中国温室气体公报》和《中国气候变化监测公报》。2007-2014 主笔的决策咨询报告多次获得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支撑了UNFCCC 等议题谈判和《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等内政外交国策制定,纳入2011-2014 第3、4、5、6 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成果清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甘肃省典型农业生产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及趋势预测
典型污染区哺乳期母乳中卤代有机污染物的变化趋势及控制因素研究
我国东南沿海典型生境冈比亚藻种类组成及地理分布特征研究
我国GAW本底站含碳温室气体的强化协同观测及典型个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