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高能力差异对音乐意义加工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47097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蒋存梅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Fang Liu,王杭,杨晓虹,唐晓晨,万璇,海棠,荆晓奕,陈叶梓
关键词:
神经机制先天失歌症者音高能力音乐家与普通人音乐意义
结项摘要

Music is ubiquitous in modern society, and listening music has become a living style for modern people. However, people usually complain that they can't understand music. It seems that understanding music is the privilege of musicians. This refers to the issue whether or not musical meaning understanding is universal. Previous studies haven't investigated this question systematically. Some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impact of music training effect on musical meaning processing, however, the findings are inconsistent.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pitch is the core element for tonal music and thus plays a critical role on musical meaning. Three groups with different pitch perception abilities including congenital amusics, musicians and nonmusicians will be therefore selected as participants. The proposed research will foucu on three parts of musical meaning including music structural meaning, music emotion, and extra - music meaning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pitch perception abilities on musical meaning processing, and clarify the underlying neural mechanisms using behavioral, ERP, and fMRI techniques. The findings will not only reveal the nature of musical meaning processing, but also provide reliable evidence to clarify whether and to what extent musical meaning understanding for human being is universal.

在当今社会,音乐无处不在,聆听音乐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人们经常抱怨听不懂音乐,听懂音乐似乎成为音乐工作者的专利。这实质上涉及人类对音乐意义的理解是否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本项目聚焦这一社会问题。已有研究尚未对该问题进行系统探究,一些涉及音乐意义理解的研究主要考察音乐训练效应对音乐意义理解的影响,且研究结果出现不一致。基于音高在调性音乐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对音乐意义生成的关键作用,本项目从音高能力差异入手,选取3类具有不同音高知觉能力的人群(包括先天失歌症者、音乐家和普通人)为研究被试,围绕音乐意义的3个构成部分:音乐内在结构含义、音乐情绪内涵和音乐外在表现对象的意义,从行为和神经生理学角度考察音高能力差异对音乐意义加工的影响,阐明其潜在的神经机制。本项目试图通过系列研究揭示音乐意义加工的本质,回答人类对音乐意义的理解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普遍性的科学问题。

项目摘要

本项目从音高能力差异入手,选取 3 类具有不同音高知觉能力的人群【包括先天失歌症者、音乐家和普通人】 为研究被试,围绕音乐意义的 3 个构成部分: 音乐内在结构含义、音乐情绪内涵和音乐外在表现对象意义, 从行为和神经生理学角度考察音高能力差异对音乐意义加工的影响,阐明其潜在的神经机制。.我们发现,对于音乐家与普通人来说,他们不仅能够加工由声学信息传递的音乐情绪和音乐外在意义,也能加工由调性规则信息传递的音乐情绪和音乐内在意义,并诱发大脑相应的电生理活动。这可能缘于由声学信息传递的情绪或意义具有跨物种知觉的普遍性,以及普通人的“调性音乐”耳朵。但是,当音乐结构需要更加精细的加工,或需要更多的记忆负荷,音乐家的音乐结构的加工能力比普通人更强,并呈现出更强的神经反应。这可能缘于音乐训练不仅能提高个体对音乐的精细加工,还能增强听者的音乐记忆能力。. 就失歌症者与普通人而言,我们发现,与普通人一样,失歌症者能加工由声学信息传递的情绪和音乐外在意义,并诱发相应的电生理活动。但是,当音乐内在意义和情绪内涵由调性规则信息所传递,失歌症者无法对这些情绪和意义进行加工,并产生相应的电生理活动;类似地,当音乐外在意义和情绪内涵由音高变化所传递,失歌症者也无法进行加工,并产生相应的神经反应。. 尽管音高能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音乐意义的理解,并诱发出不同的神经反应,但是,我们认为,在日常聆听的音乐作品中,由于音乐意义的生成不仅依赖于调性规则信息,也依赖于音高与非音高的声学信息,失歌症者可以借助非音高的信息理解音乐的情绪和意义。从这个层面上说,人类对音乐意义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遍性。另一方面,失歌症体现为一种音高加工的障碍。从本项目结果可以看出,只要涉及音高层面,失歌症者均无法对音乐意义进行加工。由此我们推测,大脑可能存在一个专门加工音高的脑区。未来研究需要对此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6.004
发表时间:2020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4

1例脊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患儿后路脊柱矫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

1例脊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患儿后路脊柱矫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

DOI:10.3870/j.issn.1001-4152.2021.10.047
发表时间:2021
5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蒋存梅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音乐句法的加工及其神经机制

批准号:31800914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张晶晶
学科分类:C0907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音乐哲理性概念的加工及其神经机制

批准号:3150087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周临舒
学科分类:C09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音乐长时程结构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

批准号:31470985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杨玉芳
学科分类:C0907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音乐训练对口语语流加工的影响

批准号:3187110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杨晓虹
学科分类:C090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