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综合征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血栓性疾病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脂肪细胞因子抵抗素可促进人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抑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表达,同时临床观察发现代谢综合征合并血栓性并发症者,抵抗素水平与组织因子(TF)、PAI-1水平明显正相关。结合文献,我们提出抵抗素可通过干预凝血系统及纤溶系统活性、促进血小板聚集,加速血管内血栓形成的假说。在临床观察与体外实验鼓舞性结果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应用抵抗素基因敲除及肥胖鼠模型,探讨内外源性抵抗素水平对动、静脉血栓形成的直接影响,揭示其血管及内皮功能调节作用机制,从而丰富代谢综合征合并血栓性心血管病的发病机制理论,为下一步干预性治疗提供思路。
以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综合征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血栓性疾病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我们提出抵抗素可通过干预凝血系统及纤溶系统活性、促进血小板聚集,加速血管内血栓形成的假说。为验证该假说,本课题设计在体及体外实验,多方面观察内外源性抵抗素水平对静脉血栓形成、血栓调节因子及血小板等的直接影响。本课题基本按原计划进行,已完成全部实验内容,另外增加了抵抗素对人血小板的功能研究。在体实验证实抵抗素可增加鼠深静脉血栓重量及长度,升高组织因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的mRNA及蛋白水平,降低纤溶酶原激活物的mRNA及蛋白水平,此外,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抗体可显著减弱抵抗素的血栓促进作用。体外实验证实抵抗素可通过p38 MAPK信号通路升高人和鼠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但是对内皮细胞P-选择素无明显作用。在本实验结果基础上,负责人金红参加了2011年ATVB年会,发表国际会议摘要一篇,并发表SCI论文一篇。本课题丰富了代谢综合征合并血栓性心血管病的发病机制理论,为下一步干预性治疗提供思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孤核受体Nur77对血栓形成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外泌体调控TLR-8对房颤血栓形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调节血栓形成的新途径:整合素失活及血小板聚集体解离机制的研究
抵抗素(Resistin)对高血压及血管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