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Rag6]_P203基因介导排趋性抗蚜形成的作用机理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87164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王彪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卉,吕铎,温海帆,苏彤,张鑫,顾玉阳
关键词:
功能鉴定蚜虫大豆抗虫基因定位
结项摘要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ontrol aphids by identifying and utilizing resistance genes. Previous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a map-based cloning gene, [Rag6]_P203, involved with antixenosis resistance to aphids by soybean transformation, was predicted to encode an E3 ubiquitin ligase. Based on these results, the gene function was confirmed by overexpression of [Rag6]_P203 in aphid-susceptible soybean varieties and utilizing RNA interference method. The E3 ubiquitin ligase bioactivity of [Rag6]_P203 was detected in vitro by recombinant expression protein in Escherichia coli, and its mutant proteins, lacking LRR sequences, transmembrane and C-terminal domain respectively, were constructed to clarify catalysis function. In order to analyze signal-transduction pathway of [Rag6]_P203, the interacted proteins were identified by the yeast two-hybrid library, and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marker genes of salicylic acid, jasmonic acid, ethylene and other pathways in different time of aphid-infested P203 and transgenic lines respectivel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The cDNA library and secretory proteins, originated from the salivary glands of soybean aphids, were analyzed to screen the effectors that would elicit the response of [Rag6]_P203 against the aphids. The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soybean aphid-resistant breeding.

发掘与利用抗蚜基因,是防治大豆蚜虫的有效途径。前期研究通过图位克隆出候选抗蚜基因[Rag6]_P203,转基因大豆研究初步证实具有排趋性抗蚜功能,预测其编码的蛋白具有E3泛素连接酶作用。本项目以此为基础,通过[Rag6]_P203基因转化感蚜材料以及RNAi的方法来明确其抗蚜功能;采用大肠杆菌重组表达[Rag6]_P203蛋白,体外检测其E3泛素连接酶的活性,分别构建类LRR、转膜、C端结构域缺失的[Rag6]_P203突变蛋白,分析其催化功能;利用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与[Rag6]_P203互作的蛋白,定量PCR检测P203、转化材料感蚜前后不同时间内水杨酸、茉莉酸、乙烯等信号途径标志性基因的表达,解析[Rag6]_P203基因信号传导依赖的途径;对大豆蚜虫唾液腺cDNA文库与分泌蛋白进行解析,筛选诱导[Rag6]_P203基因产生抗蚜作用的效应因子。研究结果为大豆抗蚜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将[Rag6]_P203基因转化感蚜材料‘天隆一号’,PCR鉴定出阳性转化株,除草剂筛选加代,定量PCR 检测T4代 [Rag6]_P203基因的表达,采用选择性试验和非选择性试验两种方法接蚜虫鉴定转基因植株的抗性表现,发现转化株抗蚜水平显著提高,但未完全恢复到P203的抗性。运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大豆近等基因系NIL02中的[Rag6]_P203基因,接蚜虫鉴定突变株的抗性表现,发现敲除[Rag6]_P203基因的突变体仍然存在一定的抗性。用大肠杆菌BL21分别表达重组蛋白[Rag6]_P203-MBP、[Rag6]_P203∆LRR-MBP、[Rag6]_P203∆CCD-MBP,分离纯化出重组蛋白,利用体外泛素化实验体系,检测重组蛋白的泛素连接酶活性,结果表明[Rag6]_P203具有E3酶活性。提取V1期大豆幼苗接蚜七天后的RNA,反转录成cDNA,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到与[Rag6]_P203互作的阳性克隆15个。运用转录组测序技术,从整个基因组水平上分析不同类型的抗蚜材料在接蚜前后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表明,接蚜前后基因表达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抗生性抗蚜材料P746基因即时应答最快,排趋性抗蚜材料P203应答速度次之,感蚜材料‘东农47’即时应答最慢;[Rag6]_P203基因引起的大豆排趋性抗蚜与茉莉酸信号传导途径密切相关;胼胝质在P203排趋行抗蚜中起重要作用,活性氧与大豆抗蚜关系不密切。提取P203接蚜0 d、3 d和6 d蚜虫的唾液腺RNA,构建cDNA文库,酵母双杂交筛选激发[Rag6]_P203的效应蛋白。利用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表达系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确定19个基因作为研究重点。发表基金标注的学术论文3篇,包括IF大于3.0的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3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4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DOI:10.13249/j.cnki.sgs.2020.08.003
发表时间:2020
5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DOI:
发表时间:

王彪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232015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32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10572155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702013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801436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072271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204325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901282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574120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908002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306060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701413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9272021
批准年份:1992
资助金额:4.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204109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0732100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20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10172030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071435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47231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10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50175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80216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大豆抗蚜基因的遗传规律和分子标记的研究

批准号:30871549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武天龙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大豆Rag_P746基因抗蚜性的功能鉴定及其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

批准号:3160132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姚陆铭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麦长管蚜肠道RNAi靶标基因的筛选鉴定与抗蚜转基因小麦新种质创制

批准号:3137170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夏兰琴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7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大豆寡糖对仔猪抗营养作用机理的研究

批准号:39770549
批准年份:1997
负责人:谯仕彦
学科分类:C1705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