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相成配伍法是中医治病组方的重要原理;痛风已成为当代医学工作者面临的紧迫课题,中医药在该领域具有较大优势和潜力,但现有研究较为局限。本项目以多年研究工作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新进展,首次基于本病的核心病理机制-TLRs/MyD88信号通路及尿酸代谢转运途径,结合先进的 siRNA干扰技术,对基于国家级名老中医数十年临床经验的痛风寒温配伍核心药对虎杖/桂枝组合进行实验药效学及分子机理研究,系统观察该寒温药对配伍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TLRs/MyD88信号通路的影响、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给药前后血清和尿液转运蛋白相关指标的变化,以及对肝肾组织尿酸代谢与转运关键基因XOD和 mURAT1的调控效应。以冀深入揭示寒温配伍虎杖/桂枝药对的药效学作用靶点和分子机理,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中医药防治本病提供新靶点、开辟新思路,对中医相反相成配伍理论的现代诠释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本项目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主要探讨以下问题:第一.建立较为理想的大鼠持续性高尿酸血症模型。第二.虎桂药对对尿酸代谢关键酶肝脏黄嘌呤氧化酶影响。第三.虎桂药对对肾脏及小肠相关尿酸转运蛋白的调控。第四.对痛风炎症TLRS/MyD88关键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第五.肾脏保护作用。第六. 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治疗作用的代谢组学观察。第七.虎杖、桂枝及药对药材质量控制方法。第八.虎桂药对配伍对化学成分影响。结果显示:1.采用三药联合应用造模,成功建立了持续稳定的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2.虎桂药对可抑制高尿酸血症大鼠肝脏黄嘌呤氧化酶的过度表达。3.虎桂药对下调大鼠肾脏URAT1的表达,上调大鼠肾脏OAT3和小肠ABCG2的表达而减少尿酸的重吸收并增加其排泄。4.虎桂药对干预TRL4/MyD88-NF-κB通路可能为其抗炎作用机制。5.虎桂药对可减轻肾间质损害。6. 虎桂药对可调节能量、氨基酸和肠道微生物的代谢紊乱。7.采用HPLC法建立了虎杖-桂枝药对化学指纹图谱。8. 虎杖-桂枝以6:1配伍时能促进大黄素等的浸出。本研究确证了寒温并用药对虎杖/桂枝可降低血尿酸水平并对控制痛风炎症发挥重要作用,从而证实了本课题首次提出的“痛风寒热兼夹、互为转化,治宜苦辛结合,寒温并用”的研究假说,研究从对尿酸盐吸收转运子﹑肝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及调控TLRs/MyD88信号通路角度,揭示了该药对降低血尿酸和抑制痛风炎症的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确切的治疗靶点,并从新的观察角度揭示了中药对急性痛风炎症损伤的代谢调控机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基于cAMP/PKA通路探讨麻黄-桂枝药对配伍“减毒增效”的作用机制
健脾渗湿方对痛风尿酸盐转运蛋白的调控作用研究
土茯苓总黄酮对痛风相关尿酸盐转运蛋白和NALP3炎性体的调控研究
新型抗痛风化合物3,5,2',4'-四羟基查尔酮对嘌呤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尿酸转运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