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根治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几乎所有需要移植治疗的患者都能在亲缘间找到HLA单倍体相合供者,故亲缘间单倍体HSCT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但由于HLA不合的免疫学屏障,移植排斥率高且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病率显著增高使移植后长期无病生存率显著降低。我科已行亲缘间HLA单倍体非体外去T细胞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60余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拟通过对此类移植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相对水平变化的研究,了解是否为移植后产生GVHD或免疫耐受的重要原因,同时对移植后患者CD40L、B7-1和B7-2分子进行动态监测了解其对移植后免疫耐受形成的影响,对移植后患者CD4+CD25+ T reg细胞进行检测以研究其是否与延缓甚至阻遏GVHD的发生有关,以期通过此项研究更好地完善该移植技术体系。
应用亲缘间HLA单倍体相合非体外去T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RHNT-PSCT)治疗44例恶性血液疾病患者,采用高剂量非体外去除T细胞单纯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s)输注,应用改良的BU/CY(Ara-c+BuCy)+ATG清髓性预处理方案,联合序贯应用CsA/Tac、短程MTX、MMF、CD25单抗及糖皮质激素作为预防GVHD的方案,加强防控感染的措施。并与同期4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行亲缘间HLA全相合非体外去T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MS-PSCT)进行了对比观察。研究结果如下:(1)临床疗效:除1例RHNT-PBCT患者植入失败,其余92患者植入成功。急性GVHD(aGVHD)总发生率RH组明显高于MS组,慢性GVHD(cGVHD)总发生率两组相似;但II-IV aGVHD和局限型cGVHD的累计发生率比较两组无差别,III-IVaGVHD及广泛性cGVHD的累计发生率均不高,且两组比较无差别。1年累积总生存率(OS)两组分别为72.7%、80.2%,无病生存率(DFS)研究组为67.4% 与对照组74.6%相似;移植相关死亡(TRM)分别为14.7%、12.4%。(2)免疫重建:T淋巴细胞在移植后3月恢复;NK细胞恢复最快,在30天即恢复稳定,持续增高的B细胞可能是导致我们cGVHD发生率高的重要原因。Th1细胞因子总体表达在移植早期增高明显,移植后3月即开始恢复,研究组恢复较慢,而Th2细胞因子中IL-4低表达,在研究组甚至检测不出,而IL-10却表现出特殊的增高。B7-1分子水平研究组明显减低,到移植后6月维持低表达,考虑与采用高剂量的PBSCs输注,CD34+细胞含量高导致其低表达从而参与免疫耐受的形成。血浆可溶性CD40L水平的增高,在8周内维持较高水平,可能与GVHD的发生密切相关。(3)发生GVHD后免疫变化特点:外周血中CD4+CD25+Foxp3+细胞显著低于未发生GVHD患者,Treg细胞降低可能会增加aGVHD风险。IL-4、IFN-γ、CD40L、IL-17、TGF-β均较未发生时明显升高,且CD40L、IL-17持续8周维持较高水平。本研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感染、GVHD的并发症并不高,尤其重度aGVHD和广泛型cGVHD的发生率较低;移植相关死亡及复发率均不高,说明我们的模式是可行的。移植后免疫功能变化有独特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An alternative conformation of human TrpRS suggests a role of zinc in activating non-enzymatic function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细胞免疫重建的规律探讨
减低剂量预处理单倍体高剂量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及免疫重建的研究
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式下NK功能重建规律及调控机制研究
NK细胞在体外不去T细胞HLA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