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肾病,占肾衰竭病因的第4位。虽然I型多囊肾病基因(pkd1)已克隆10余年,但囊肿形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项目申请者成功建立了I型多囊肾病基因敲入小鼠模型,前期研究发现纯合子小鼠肾脏囊肿形成,且囊肿仅发生于肾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为进一步研究多囊蛋白1在囊肿形成中的作用,本项目拟分离获得野生型和纯合子小鼠的正常和囊肿上皮细胞、纯合子小鼠中形成囊肿的肾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以及未形成囊肿的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制备其蛋白质,应用包被的多囊蛋白1通过pull-down分析法在上述两个层面上筛选出与多囊蛋白1相互作用的囊肿形成相关差异表达蛋白,并进行验证。应用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电镜和膜片钳技术初步研究多囊蛋白1相关蛋白的细胞定位和作用。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将找到参与囊肿形成并与多囊蛋白1相互作用的蛋白,为研究囊肿形成机制开阔思路,为发现治疗新靶标奠定实验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14-Methyl-1-octadecene, the Sex Pheromone of the Peach Leafminer Moth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多囊蛋白1调控补体B因子表达机制的探讨
多囊蛋白-2纤毛定位功能肽相互作用蛋白的鉴定及调控研究
马内菲青霉致病相关蛋白的筛选和鉴定
人端粒体相关调控蛋白的筛选、鉴定和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