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活化是导致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有提示酪氨酸磷酸酶Shp2可能是调控血小板活化的重要分子,但具体功能和机制均不明。预实验利用新的Shp2特异性抑制剂进行了体外血小板功能实验,结果提示Shp2在血小板活化的不同阶段都起重要的正向调控作用。为明确Shp2在体内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本研究将利用Cre-loxP介导的条件性基因敲除技术,克服Shp2完全缺失导致胚胎致死的障碍,获得血小板Shp2缺失的转基因修饰小鼠,利用体内血栓动物模型和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对Shp2介导的血小板活化通路和对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和阐明。本课题依托体外分子操纵与动物模型,拟从磷酸酶介导的信号调控的角度诠释血小板激活和血栓形成的分子机制。预期成果对加深理解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分子病理机制和寻找新药物靶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实施,完成了预定的研究目标。首先,利用PF4Cre和Shp2flox获得了血小板特异性Shp2敲除小鼠,以此为研究工具,检测了体内血栓,体外刺激剂作用下的血小板聚集和分泌等功能,发现Shp2缺失不影响小鼠血小板的大部分功能,包括其对ADP, Thrombin, TXA2, Collagen等多种体内刺激剂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但Shp2可能是TXA2所引起的小鼠血小板致密颗粒分泌的关键分子,它对TXA2刺激具有特异性作用,而且该作用依赖于由外而内的信号通路。其次,利用Shp2的抑制剂PHPS1,我们发现人类血小板与小鼠血小板对Shp2有着不同的依赖性,PHPS1抑制了胶原和ADP引起的人血小板聚集,其中的信号依赖于Shp2与Syk的结合以及对syk的调控。该研究深入阐释了Shp2在血小板中的功能和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加深了对血栓性疾病的分子病理机制的理解,为寻找新的有效干预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支持。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静脉血栓形成时间推断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MEKK3调控血小板活化和动脉血栓形成的机制研究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肥大细胞激活信号通路中的作用研究
蛋白磷酸酶PP2A调控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MAPK信号通路新调控分子MINK对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的功能影响和调控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