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直接面向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现实需求,将医疗服务利益相关方之间错综复杂的委托代理问题纳入一个统一框架加以研究。首先在仅存在医疗服务供方道德风险前提假设下建立有效防范服务供方道德风险的委托代理模型,并运用企业交易费用之间接定价理论分析纠正医疗价格扭曲机制;其次放松仅存在医疗服务供方道德风险假设,逐步加入其他医疗服务利益相关方信息不对称条件,进一步分层逐次地解决利益相关方之间剩余委托代理问题,包括建立防范患者道德风险模型,避免医疗市场逆向选择两个模型- - 医疗服务质量信号传递模型和患者风险类型信息甄别模型,防范药品销售商道德风险的带有质量激励的药品招标采购模型,并给出政医、政药之间委托代理问题解决机制;其三分析医疗服务供方行政化医疗体制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委托代理问题的,应当加以排除。由此得出医疗服务供方市场化前提下一整套有效解决医疗市场各参与方之间复杂委托代理问题的Pareto改进机制。
对于医改方向的争论主要表现在两个观点上:其一是医疗服务供方的市场化;其二是医疗服务供方的行政化。由于严重信息不对称影响,上述两条医改路线均有明显弊端:在服务供方市场化医疗体制下,可能会产生与对称信息下相比过度服务的道德风险,而在服务供方行政化医疗体制下,可能会催生与对称信息下相比服务不足的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医疗制度设计不当引致高昂委托代理成本,是社会医疗改革的原因——我国的医疗制度正处于这样的阶段。我国医疗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解决医疗服务利益相关方之间错综复杂的委托代理问题,使委托代理成本趋于最小化。针对此问题,本项目做的主要工作有:其一基于企业交易费用之间接定价理论研究纠正传统医疗定价扭曲问题。指出在服务供方市场化前提下,当医院的边界扩大到兼提供医疗服务、医疗保险、因病伤残保险三项业务一体化即新医保一体化情形时,就能实现药单费用和因病伤残成本的内部化,使医疗服务定价扭曲问题得以解决;其二分只存在逆向选择、只存在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同时存在三种情形,利用保险经济学理论讨论了患者为散客情形的医疗服务定价机制,该定价机制能够使高技术的医生获得高医疗服务价格高收益,低技术的医生获得低医疗服务价格低收益,并且使医生的努力水平激励相容;其三分代理人(医疗服务供方)为离散或连续类型,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一类医保交易机制。该机制在最大化医疗保险公司效用的基础上,能使代理人通过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合同显示出其医疗服务技术水平,增加保险公司的期望效用。该研究可以有效解决医保之间交易的委托代理问题;其四以大型寿命型医疗设备招标采购为例,利用拍卖机制设计理论建立了一类具有信号传递功能的多属性招标采购模型。模型确定了最优投标规则,包括设备最优期望寿命投标、最优保修期投标与最优价格支付。模型确立了甄别投标企业技术类型与传递产品质量可靠性信息的机制。可以作为带质量要求的药品采购机制设计的参考;其五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讨论了投保人(患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防范问题。分别建立了一类防范投保人(患者)道德风险的模型和带免赔期的逆向选择模型,讨论了新机制对既有保险机制的Pareto改进性。总之,相关研究具有很强时效性,能够为医疗改革所面临的委托代理问题提供理论参考。在本项目资助下,项目组成员共发表或录用论文14篇,其中SCI检索1篇,EI检索4篇。项目主持人出版相关专著1本。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基于LBS的移动定向优惠券策略
冲击电压下方形谐振环频率选择超材料蒙皮的沿面放电长度影响因素研究
多委托人多代理人分销系统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
双重委托代理下旅游服务供应链激励机制设计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激励机制研究
随机最优控制理论在委托代理问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