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产业政策,为什么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会出现不同绩效?导致该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外在制度的产业政策设计忽略了产业内在制度的作用。沿着这一思路,课题从产业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相互影响的关系视角,按创意产业链分布,建立创意产业文化、技术、经济融合的制度关系分析框架,从理论和实证层面系统分析创意产业每个产业链环节内在和外在制度的互补、冲突等关系及其演变对该环节文化、技术、经济融合的影响,产业链环节间的制度关系及其演变对产业文化、技术、经济融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国际创意产业的制度演变对本土创意产业文化、技术、经济融合的作用,最后在内在制度、外在制度和产业经济特征的三维体系下探讨不同地域创意产业文化、技术、经济融合的差异化政策设计。从制度关系视角在产业链环节对创意产业进行研究,拓展了创意产业的研究领域,丰富了产业经济学关于制度环境的分析,同时也突破了传统产业政策设计的不足。
课题《基于制度关系的创意产业文化、技术、经济的融合研究》结合申报时评审专家建议和研究过程中的深化,将研究内容分成基本研究和深化研究两个层次:基本研究是将制度环境作为背景,从更本质的产品开发角度,探讨创意产业的文化、技术、经济的融合机理。深化研究则上升到中国创意管理前沿问题。我们发现,国内外现有对创意经济的研究,包括文化、技术、经济的融合研究,主要从中观层面进行分析,从微观管理视角的研究国外尚处于起步,国内仍是空白,因此,课题组决定从微观管理视角,结合中国背景,对创意管理展开前沿性探索。.取得的主要成果有:第一,出版《中国创意管理前沿研究系列》,主编杨永忠教授。丛书从微观管理视角,探讨文化创意的发生与发展规律,探寻文化与技术、经济的融合机理,探求文化的制造化与制造的文化化路径,力求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提供理论支持。丛书2014年起由经济管理出版社陆续出版,已出版的著作有:《创意产品开发模式:以文化创意助推中国创造》、《文化经济学:理论前沿与中国实践》。丛书推出后引起较大反响,中新网以《微观管理视角: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转向新趋势》为题进行报道。第二,推动创意管理学这一新兴的工商管理分支学科形成。创意管理学是从微观管理角度系统研究创意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一门科学,在国家自然基金等课题资助下,以杨永忠教授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围绕创意管理学展开四年艰苦探索,2014年率先在国内工商管理学科开辟了文化创意管理这一新的博士招收专业,并从本科到博士形成相互衔接的专业教学体系。凤凰网等报道,文化创意管理“这一专业方向的正式招生,也意味着创意管理学这一新兴学科在中国的逐步形成”。第三,基于产品开发的创意产业文化、技术、经济的融合研究。基于创意产品文化、技术、经济的融合本质和修正后的创意产业价值链,首次提出了文化资源驱动型、内容创意驱动型、生产制造驱动型、市场推广驱动型和消费者驱动型等五种差异性的创意产品开发驱动模式。之后围绕五种模式,分别探讨了创意产品的文化、技术、经济的融合机理和开发路径。最后,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创意产业内在和外在制度的互补设计。.可预期,《中国创意管理前沿研究系列》丛书的推出和文化创意管理这一新兴的工商管理分支学科建设,将不断深化中国创意管理的前沿性探索,不断推动创意管理学在中国形成与发展,也将为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实践做出积极贡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关联效应与发展政策选择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
基于复杂网络和GIS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建模与分析
基于尺度政治视角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以北京为例
文化产业融合对我国地区经济效率的影响效应及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