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碳排放权分配方法的最终确定将对一国的社会经济带来重大的影响。我国作为碳排放大国和发展中国家,需要在国际碳排放权分配方法中占有主动性。本项目研究目的在于针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开发多国气候保护宏观动态经济模型,评估国际碳排放权分配方法,提出国家应对战略。从多国角度独立开发模型工具评估国际碳排放权分配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项目根据当前国际气候变化背景,结合我国战略发展需要,从制度层面提供我国应对国际气候谈判的战略对策,在应用上具有满足国家需求的意义。
温室气体的排放空间与中国未来的发展空间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尽管我国在气候保护政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应当看到目前我们气候政策的定量评估方面还不完善,还缺乏在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自主开发的评估模型。本项目开发了包含十二国(地区)的多国气候保护宏观经济动态模型,将技术溢出基础纳入模型。技术溢出主要是碳减排技术,模型考虑了碳汇技术、能源替代技术和生产技术三类。项目在开发模型中充分对世界主要国家政策做了分析,对国际碳减排制度安排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能够降低碳减排成本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运用开发的过过气候保护宏观动态模型分析了不同技术溢出情境下对全球的经济影响,发现碳减排技术溢出有利于降低碳减排成本;分析了2020年40-45%减排目标我国经济影响;项目还运用投入产出技术分析了影响我国碳排放的因素。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巴黎协定下中国农业碳排放权省域分配及协同减排策略研究
中国省域碳排放权多标准分配方法研究
多国参与下中国气候保护模式与政策模拟
发电行业初始碳排放权分配及二级市场交易优化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