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对全球变化一系列科学问题中,早期人类活动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农业的形成和发展是早期人类适应和改造环境的主要经济活动,从关键区域入手开展早期农业活动研究,成为揭示早期人类影响与适应的突破口。黄土高原孕育了灿烂的史前文化,考古遗址点多、文化层发育,农业活动出现早、序列完整、遗存丰富,持续的农业活动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重要且深远,是早期农业活动及环境效应研究关键且理想的地区。本课题拟通过农业活动替代记录指标综合研究,结合AMS C-14测年,建立黄土高原全新世农业高精度年代标尺,判定不同时段主要农作物类型及起迄时间,确定旱作黍、粟分布范围和种植结构特征,识别稻作和小麦农业在黄土高原传播的时间和路径。重建黄土高原全新世农业活动的方式和强度,探讨早期农业活动对植被、生态和大气等环境要素的影响,为早期人类影响与适应以及与全球变化关系研究提供新依据和新途径。
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的关系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由于受早期人类记录完整性和研究手段等多方面限制,较长时间尺度(特别是全新世)人类活动特征及其与全球变化关系研究,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本课题选择我国农业活动序列完整的黄土高原地区,综合集成农业活动替代指标记录、文化遗址点和考古资料,重建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植被演替与气候环境变迁,揭示早期农业活动特征和植物利用状况,探讨了全新世农业活动的方式与强度及其对植被、生态和大气等环境要素的影响,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早期农业活动方式和强度以及对植被和环境的影响提供了重要数据。系统建立木炭化石的定量和半定量方法,并使之成为气候环境变化和早期人类活动研究的有效指标。定量重建温度和降水等气候要素值,以及探讨全新世温暖时期植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方面取得新见解。本课题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为PI之一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共同申请澳洲国家基金1项,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2名。11篇国际 SCI 论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4篇受到本基金的第1或第2资助。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气力式包衣杂交稻单粒排种器研制
农田节肢动物不同取样方法的综合比较
黄土高原生物结皮形成过程中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变化特征
日本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体系的演变、特征及其启示
关中盆地全新世大暖期农业活动特征及适应研究
陇西黄土高原全新世中期农业发展与环境变化研究
中亚地区阿姆河流域全新世农业活动及气候环境适应研究
渭河流域全新世农业活动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