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激酶C介导运动预适应心肌保护效应及分子机制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07103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3.00
负责人:潘珊珊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无逸,于新凯,申毓军,马治云,王凯,郝喆,葛珺,孙海涛
关键词:
蛋白激酶C大鼠运动预适应缺血预适应心肌保护
结项摘要

本项目瞄准运动医学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以缺血预适应为研究背景,以运动预适应诱导心肌保护效应为研究基础,以蛋白激酶C为研究核心,运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拟完成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部分研究内容:一是运动预适应诱导心肌保护效应的在体研究(in vivo);二是运动预适应诱导心肌保护效应的离体研究(in vitro);三是蛋白激酶C介导运动预适应心肌保护效应的机制研究。从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系统和深入地探讨PKCε、PKCδ和PKCα在运动预适应中的变化规律,揭示和阐明蛋白激酶C介导运动预适应的心肌保护效应及其机制。本项目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运动预适应和运动心脏的研究理论,同时,为全民健身和制定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运动处方提供更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加强运动员心脏的医务监督、合理制定运动强度、科学指导运动训练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本项目以运动预适应(exercise preconditioning, EP)为研究背景,以蛋白激酶C(PKC)为研究核心。用一次大强度间歇跑台运动建立EP模型,用一次大强度力竭跑台运动复制急性心肌损伤模型,给予PKC抑制剂(CHE)验证PKC介导EP心肌保护效应的假设,用血清和形态学指标综合评价心肌损伤的程度。用免疫组化法显示心肌组织PKCε、PKCδ和PKCα蛋白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PKCε、PKCδ和PKCα蛋白表达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显示心肌组织p-PKCε、p-PKCδ和p-PKCα磷酸化水平;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p-PKCε、p-PKCδ和p-PKCα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用原位杂交技术显示心肌组织PKCε mRNA、PKCδ mRNA和PKCα mRNA的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组织中PKCε mRNA、PKCδ mRNA和PKCα mRNA表达的变化。研究了EP对PKCε、PKCδ和PKCα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的影响,以及PKCε mRNA、PKCδ mRNA和PKCα 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了PKCε、PKCδ和PKCα在EP早期和晚期心肌保护效应中的变化及机制。主要获得的代表性成果:(1)EP在早期保护时相对力竭运动所致心肌损伤有明显的心肌保护效应。EP在晚期保护时相明显提高大鼠力竭运动能力,但对力竭运动所致心肌损伤无明显的心肌保护效应。(2)EP使PKCε 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并向闰盘转位,p-PKCε向肌膜转位,磷酸化PKCε的转位与活化是EP诱导心肌保护效应的关键蛋白之一。CHE未阻断PKCε 的转位与活化。(3)EP早期和晚期保护时相PKCδ蛋白表达及晚期保护时相基因表达的增高,p-PKCδ向闰盘和细胞核的转位是EP心肌保护效应的重要环节之一。CHE对PKCδ的分布形式和基因表达水平无影响,但提高PKCδ蛋白的表达水平。(4)EP晚期保护效应中心肌细胞PKCα表达水平上升,但激活水平轻度下调。在力竭运动过程中,心肌细胞PKCα表达水平与激活水平都上升,并转位到肌膜和细胞核。PKCα参与了EP晚期保护效应对力竭运动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本项目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对进一步充实EP的研究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为制定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运动处方、科学指导运动训练提供新的思路。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based on CD function and LMDI decomposition model: China as an exampl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based on CD function and LMDI decomposition model: China as an example

DOI:10.1016/j.eiar.2021.106623
发表时间:2021
2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3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DOI:10.19783/j.cnki.pspc.200521
发表时间:2021
4

One-step prepared prussian blue/porous carbon composite derives highly efficient Fe-N-C catalyst for oxygen reduction

One-step prepared prussian blue/porous carbon composite derives highly efficient Fe-N-C catalyst for oxygen reduction

DOI:10.1016/j.ijhydene.2020.03.250
发表时间:2020
5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DOI:10.19964/j.issn.1006-4990.2020-0450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细胞自噬参与运动预适应内源性心肌保护效应的关键作用及分子机制

批准号:3147113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潘珊珊
学科分类:C1104
资助金额:8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中药预适应诱导心肌延迟保护效应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07296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郭利平
学科分类:H3302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运动预适应对心肌早期和延迟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30740083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潘珊珊
学科分类:H0201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4

运动作为心肌肥厚预适应因子通过调节lncRNA Mhrt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批准号:8157046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廖禹林
学科分类:H0220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