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稳定的新型荧光染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07223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6.00
负责人:宋相志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南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颂,侯鹏,吕慧丹,王永灿,杨琛,衣馨瑶
关键词:
合成稳定性荧光量子效率单分子荧光检测有机荧光染料
结项摘要

单分子荧光检测要求荧光染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高荧光效率,但目前最好的荧光染料也会发生光漂白或者氧化分解,严重影响了单分子荧光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项目以罗丹明荧光染料为前体,在对荧光淬灭机理和光漂白以及氧化分解过程的研究基础上,揭示荧光染料的稳定性和荧光效率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设计合成含新颖的电子供体(双环胺及衍生物、四甲基久罗尼定及衍生物)和大空间位阻的电子受体的活性荧光染料,从根本上解决单分子荧光检测中荧光染料的稳定性和荧光效率问题,开发出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高荧光效率、荧光特性不受温度溶剂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吸收波长处于近红外光谱区域(>500nm)的新型荧光染料。本项目研究不仅可解决荧光染料的稳定性和荧光效率问题,还有助于加深对荧光染料构效关系的理解,为荧光染料的研究提供思路,为单分子荧光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支持。

项目摘要

单分子荧光检测要求荧光染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高荧光效率,但目前最好的荧光染料也会发生光漂白或者氧化分解,严重影响了单分子荧光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项目以罗丹明荧光染料为前体,通过合成了不同结构的罗丹明染料,研究了它们在不同温度、不同溶液的光化学物理性质,揭示了荧光染料的稳定性和荧光效率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扭曲分子内电荷转移理论是导致荧光染料荧光淬灭的主要原因,引起罗丹明染料发生氧化的主要机理是胺基供体的氧化脱烷基导致的。在此研究发现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系列221,321和331双环胺基供体,测定了该系列罗丹明和oxazine染料的光物理化学性质,发现该系列荧光染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中221和321系列荧光染料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效率,适合生物荧光的应用。在本项目的研究基础上,开发了多种荧光探针分子,用于氟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的检测,并进行了生物应用。本项目的研究加深了对荧光染料构效关系的理解,为荧光染料的研究提供思路,为单分子荧光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支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2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DOI:10.11999/JEIT150995
发表时间:2016
3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DOI:
发表时间:
4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DOI:10.19650/j.cnki.cjsi.J2007019
发表时间:2021
5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宋相志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新型高效有机染料敏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共敏化研究

批准号:2170203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钱兴
学科分类:B01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新型BODIPY类近红外荧光分子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批准号:20802002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焦莉娟
学科分类:B0112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空间位阻的、高稳定、超长波长小分子荧光染料的设计合成研究

批准号:21572061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杨有军
学科分类:B0813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新型基于吡咯有机染料敏化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批准号:2100207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李倩倩
学科分类:B0503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