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是因应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的迫切要求,为提高城市景观建设的生态水平,以建设项目的初期决策为导向,以规划设计方案的生态性为研究对象,用逆向推演法和图式语言解析法判别规划设计因素与"生态性"之间的关联性,首次建构ULEE(城市景观生态效率)概念和基于ULEE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引入EF(Ecological Footprint生态足迹)分析法统一量化评价指标,研究各指标子项目的EF表达和计算方法,结合管理决策流程,建立以ULEE为核心、指标数值具有明确生态意义的的非权重法新型评估体系。.本项目的研究从学术上探索了规划设计因素、景观生态功能和评估体系三者间相互关联的科学性和规律性,研究了针对景观规划管理和决策的基础性、通用型生态性评估的理论、标准和方法,为城市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建设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城市科学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指导作用
城市景观对促进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对规划设计成果进行生态性评估,进而调整和优化设计,是提高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当前对规划设计成果的生态性进行有效评估的理论和方法仍非常欠缺,而人居环境学科其他领域中常用的基于权重方法的评估体系已逐渐显露出方法上的局限性。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以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的“生态可持续性”为研究对象,建立更科学、客观的通用型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性评估标准和方法。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建立具有统一生态评估尺度的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来取代人为权重系数的设置,从而避免基于权重方法的评估在客观性和整体性方面的缺陷。.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3部分:1)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生态性评估基本原理的研究,重点探讨基于生态可持续性的规划设计框架和内容,分析规划设计因素与“生态性”之间的关联性,并对其重要性进行层级标志,建立评估指标的初步框架。2)评估方法的研究。通过建构ULEE(城市景观生态效率)概念和引入EF(Ecological Footprint生态足迹)分析法统一量化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ULEE的评价标准和两类6组25项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和设计实践研究了各指标项目的EF表达和计算方法。3)实证研究。通过选择同一项目的不同方案、同规模同类型的不同项目、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项目等10组典型景观项目,进行实测评估、专家评估和用本项目方法评估,对比分析评估结果,验证、调整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参数,检验和修正整个评估体系。. 通过上述研究,建立了以ULEE为核心的非权重法新型评估体系。实证研究表明本体系的评测结果与专家评估在定性判断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同时在定量化分析上有更高的精确性,能够更明确指出方案的不足之处和优化方向。研究成果证明本评估体系的指标设置、计算方法和评估程序符合景观规划理论共识和实践要求,具有过程客观科学、结果生态意义明确、指导规划设计针对性强的优点。本项目研究已发表系列论文8篇并受到较高评价。. 本项目的研究从学术上探索了规划设计因素、景观生态功能和评估体系三者间相互关联的科学性和规律性,证明了基于非权重法方法应用于景观规划设计评估的可行性,建立了新型评估体系,拓展了可持续的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城市科学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指导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基于影响评估的城市设计理念与方法优化研究
城市生态资产的评估方法与管理机制研究
以景观规划设计为途径的京津冀地区城市自然与人工水循环系统耦合方法研究
基于生态化模拟的城市高层建筑综合体被动式设计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