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组织中Mucin17的基因突变及其抗炎作用的分子调控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57234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5.00
负责人:邢蕊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吕有勇,崔建涛,李文梅,朱敏,夏楠,张亚平
关键词:
突变炎症预后粘蛋白17胃肿瘤
结项摘要

In our previous study, we constructed mutational landscape of gastric cancer by exomic sequencing 125 gastric cancer tissues and matched normal tissues. Through survival analysis, we found that 57.0% mutant genes (including Mucin17,MUC17 ) were associated with well prognosis. In this study, we study the function of mutant MUC17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that patients carried mutant MUC17 had a better prognosis. Our result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Mutant type was higher than wild type MUC17 and the expression of mutant type MUC17 was associated with inflammation factor. Mutant MUC17 inhibits gastric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efenses inflammation through its constant EGF domain. That might be the mechanism that mutant MUC17 benefits patients’ survive. In this study, we will explore the function and mechanism of mutant MUC17, these results will offer the new strategy for gastric cancer study and relation between gene mutation and cancer.

在我们的前期研究中,对125对胃癌配对组织进行外显子测序研究,构建了基因突变图谱。通过分析基因突变与预后的关系发现,包括粘蛋白17(Mucin17,MUC17)在内的57.0%的突变基因与病人的预后较好相关。在本课题中,我们以突变频率较高的MUC17为研究对象,阐明携带突变型MUC17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的分子机制。我们的结果表明:突变型MUC1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加,且与炎症因子的表达正相关;突变型MUC17通过其保守的EGF样结构域发挥其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及抗炎的功能;这一发现提示突变型MUC17的作用可能与机体适应环境暴露密切相关。为此,我们将对突变型MUC17在胃癌中的生物学作用和分子调控机制进行深入探讨,为胃癌的诊治,甚至为基因突变和肿瘤的关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胃粘膜屏障的破坏是胃癌发生发展的始动因素,而慢性炎症是胃癌发生的主要诱因,其可通过影响DNA修复,诱导突变的发生。基因突变是癌症发生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生物学事件,然而至今仍缺乏基因突变与病人预后的关系的研究。对于胃癌的研究,我们只有同时考虑基因突变、胃黏膜保护屏障和炎症三个因素,才能对该复杂疾病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研究。黏蛋白家族(MUCINs)是胃粘膜屏障的主要组成成分,结合TCGA数据和我们的研究队列发现,在胃癌组织中黏蛋白家族成员之一MUC17的突变频率最高,且突变型MUC17的高表达高于野生型MUC17;更为重要的是MUC17的高表达于胃癌组织且与患者的良好预后显著相关。由此可见,MUC17(高表达于癌组织与患者良好预后相关)不同于癌基因(高表达于癌组织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或抑癌基因(低表达于癌组织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的特征,为了研究产生这种现象的机制,我们深入的研究了炎症因子与MUC17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炎症因子可通过调控炎症相关转录因子CDX1的表达正向调控MUC17的表达;相反的,MUC17通过其保守的EGF样结构域与MYH9相互作用并上调MYH9的表达,从而稳定了MYH9-p53-Rho正反馈通路,导致p38通路的活化,因而抑制了NFkB通路,最终抵御了炎症因子的作用,使炎症和MUC17的表达达到动态平衡,进而减缓肿瘤的生长速度,从而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根据该研究我们提出了不同于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一类新基因,其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从而利于患者的生存,我们称之为适应性基因。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2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411-143
发表时间:2020
3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4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DOI:10.3969/j.issn.1008-0805.2022.07.18
发表时间:2022
5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ZNRD1在胃癌发生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批准号:30400203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洪流
学科分类:H1802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miRNA及其相关分子调控网络在胃癌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030044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樊代明
学科分类:H18
资助金额:24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3

SEC16A基因突变在慢性胰腺炎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批准号:8187358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李兆申
学科分类:H0313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PEDF-34及其纳米给药系统在角膜损伤修复中的抗炎作用及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批准号:8127097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金姬
学科分类:H1301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