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CA1是与家族性乳腺癌关系最密切的易感基因。BRCA1胚系突变一般只造成一条等位基因功能丧失,当另一条等位基因发生丢失或失活时,才会造成基因功能的完全丧失,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但目前另一基因失活的机制还不清楚,推测可能与杂合性缺失、启动子甲基化有关。目前对BRCA1发生杂合性缺失以及甲基化的研究多集中在散发性乳腺癌人群中,在中国的家族性乳腺癌中研究较少。更没有在携带BRCA1胚系突变的家族性乳腺癌患者中探讨杂合性缺失和甲基化。本课题运用测序的方法筛选出携带BRCA1基因突变的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和未携带突变的家族性乳腺癌患者,以及未携带突变的散发性乳腺癌患者三组人群,通过检测另一等位基因杂合缺失及启动子甲基化情况,探讨BRCA1另一等位基因失活的机制,从而有助于从分子水平深入对中国家族性乳腺癌发病机制的理解。
BRCA1是与乳腺癌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易感基因。BRCA1胚系突变一般只造成一条等位基因功能丧失,当另一条等位基因也失活才会造成该基因功能完全丧失,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BRC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是造成BRCA1基因功能失活的方式之一。本课题中,我们分析了1163例中位随访时间9年的乳腺癌患者中BRCA1基因甲基化情况,其中三阴性乳腺癌占19%(206/1099),非三阴性乳腺癌占81%(893/1099)。发现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BRCA1甲基化率高于非三阴患者。在675例接受化疗非三阴乳腺癌患者中,BRCA1基因甲基化者10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 DFS)和疾病特异生存率(disease-specific survival, DSS)均显著低于非甲基化者(DFS: 63% vs 72%, P=0.003; DSS: 76% vs 81%, P=0.026)。而与之相反的是,在167例接受化疗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BRCA1基因甲基化者10年DFS和DSS却显著高于非甲基化者(DFS: 78% vs 55%, P=0.009; DSS: 85% vs 69%, P=0.024)。而且,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BRCA1甲基化是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组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DFS: HR=0.45; 95% CI=0.24-0.84; P=0.019; DSS: HR=0.43; 95% CI=0.19-0.95; P=0.044)。研究结果提示三阴乳腺癌中,BRCA1通过甲基化方式,使BRCA1表达水平降低,类似于BRCA1胚系突变,可能是BRCA1基因功能失活的另一种方式。该研究2013年发表在Annals of Oncology (2013,24:1498-1505)。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携带BRCA1/2致病性突变的汉族健康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评估
RAD50基因胚系突变导致乳腺癌不良预后的分子机制探索
NHEJ修复基因胚系突变对汉族人遗传性乳腺癌发病的影响
KLRC2基因胚系突变介导乳腺癌抗HER2靶向治疗原发耐药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