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黧豆毒素合成与半胱氨酸合成酶家族关系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6006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50.00
负责人:焦成瑾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天水师范学院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赵菲佚,杨玲娟,李志孝,蒋景龙,张亮,高楠,成伟
关键词:
山黧豆半胱氨酸合成酶毒素毒素中间物半胱氨酸
结项摘要

山黧豆是一种抗旱性极强、种植历史悠久的豆类作物。由于其氨基酸性质的毒素存在和半胱氨酸来源的有机硫营养水平很低,长期食用易使人畜中毒从而限制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种植。早期认为毒素合成的中间物由半胱氨酸合成酶家族成员以乙酰丝氨酸为底物催化形成。我们前期研究和植物半胱氨酸合成酶家族特点表明,这一中间物实际上由该家族酶的另外成员直接以半胱氨酸为底物催化形成。为了研究这种酶,我们建立了该酶的活性检测方法,想进一步利用该家族酶特征对它进行纯化并研究其酶学性质,同时利用该家族成员序列的保守性克隆该酶的基因,然后对该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克隆进入适宜载体进行异源表达分析,便以进一步确认该酶的性质。最后通过RNA干扰技术降低它的表达来分析毒素、毒素中间物及半胱氨酸相关代谢物的含量变化情况。因此,通过全面研究毒素中间物合成酶,将为降低毒素水平、同时提高有机硫营养的育种工作提供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项目摘要

山黧豆硫代谢的入口酶——半胱氨酸合成酶(CSase)也是其毒素——β-N-草酰-L-α,β-二氨基丙酸(β-ODAP)代谢前体β-(异噁唑-5-酮-2-基)-丙氨酸(BIA)的合成酶。本项目以此为基础,重点研究了CSase分离纯化及酶学基本特征,克隆了CSase家族的系列同工酶基因。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山黧豆中至少存在4种CSase酶,可分别暂命名为CSaseⅠ,CSaseⅡ,CSaseⅢ和CSaseⅣ。CSaseⅠ主要在叶与根中表达,CSaseⅡ和CSaseⅢ主要在叶中表达,成熟种子只表达CSaseⅢ。CSaseⅠ在山黧豆中主要起到CASase的作用。. 2、山黧豆CASase是合成其毒素β-ODAP前体——BIA的主要酶。在山黧豆营养生长时期,CASase主要功能为解氰毒;而在种子成熟与种子萌发时,主要功能为合成BIA,进而积累β-ODAP。. 3、CSase与CASase的催化动力学研究表明:合成半胱氨酸时,最适反应时间为10min。两类酶最适pH均为8.0,底物O-乙酰-丝氨酸和Na2S最适浓度分别是10 mmol•L-1和5 mmol•L-1。合成β-CAS时,两类酶最适反应时间为30min,CSase和CASase酶的最适pH均在9~10范围内,底物Cys最适浓度均为3 mmol•L-1,而底物KCN最适浓度前者为80 mmol•L-1,后者为3 mmol•L-1。. 4、同源比较法对山黧豆CSase同功酶编码序列进行克隆,获得其保守的片段序列3个,进而首次在山黧豆中获得4个Csase同功酶基因编码全长序列。. 5、对克隆到的两个山黧豆CSase基因,即GPOAS-TL-2及GPOAS-TL-3构建RNAi植物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化至拟南芥野生型(Col-0)中。结果表明:转基因植物中OAS-TL的表达量下降,说明内源OAS-TL基因表达由于RNAi作用被抑制。. 研究结果证实了CASase是合成BIA,进而合成山黧豆毒素的主要酶类。同时发现山黧豆中半胱氨酸不能积累的主要原因是被CASase用来解除氰毒。整个项目成果对理解山黧豆硫含量低的原因提供了重要证据,项目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6.004
发表时间:2020
2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3

物联网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挑战

物联网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挑战

DOI:10.3969/j.issn.0255-8297.2020.01.002
发表时间:2020
4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DOI:10.3969/j.issn.1008-0805.2022.07.18
发表时间:2022
5

长链烯酮的组合特征及其对盐度和母源种属指示意义的研究进展

长链烯酮的组合特征及其对盐度和母源种属指示意义的研究进展

DOI:10.16441/j.cnki.hdxb.20190247
发表时间:2019

焦成瑾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66015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山黧豆毒素β-ODAP与耐旱性的异速生长关系研究

批准号:3157041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熊友才
学科分类:C0304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山黧豆中ODAP的生物合成及其与抗旱性关系研究

批准号:30270965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李志孝
学科分类:C1706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山黧豆的生化研究及低毒品种的选育

批准号:38670387
批准年份:1986
负责人:李志孝
学科分类:C2106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林生山黧豆体内二丁氨酸生物合成及代谢酶的研究

批准号:39270177
批准年份:1992
负责人:沈黎明
学科分类:C0209
资助金额:5.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