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型干扰素(IFN)诱导通路是免疫研究的热点,目前观点认为接头蛋白TRAF3是多条IFN诱导通路的核心信号分子,但相关信号转导事件仍未完全阐明。IFIT3是I型IFN诱导基因之一,其功能尚不清楚。我们在预实验中发现IFIT3能调控单核细胞在Toll样受体刺激下IFNα的表达;免疫共沉淀(Co-IP)实验证实IFIT3蛋白能与TRAF3蛋白相互作用,提示IFIT3可能通过TRAF3发挥对I型IFN诱导通路的反馈调控。在此基础上,本课题拟建立不同I型IFN诱导通路的细胞模型,采用过表达及RNAi技术改变细胞内IFIT3水平,从转录因子活化、IFNα启动子活性、mRNA及蛋白质水平变化等多层次研究IFIT3对I型IFN通路的效应;并采用Co-IP技术分析IFIT3对TRAF3及其他I型IFN诱导通路信号分子的影响,以明确IFIT3的作用机制,为最终阐明I型IFN诱导通路的信号调控做一积极的探索.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型,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近年研究表明:I型干扰素及其诱导基因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然而,其确切的致病机制尚未完全弄清。IFIT3是I型干扰素系统的代表性基因之一, 其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制目前不清楚。 .主要内容:我们采用过表达和慢病毒介导RNAi技术的使IFIT3过表达或表达抑制,研究其对I型干扰素系统及TLR通路下游多种趋化因子及炎症因子的影响。采用免疫共沉淀、荧光共定位等方法研究了IFIT3与TRAF3IP3及TRAF3蛋白的相互作用,并使用逐一突变TRAF3的主要结构域,探索了TRAF3蛋白与 IFIT3相互作用的特定功能域,进一步阐明了IFIT3可能通过与TRAF3相互作用参与对I型干扰素系统的调控。此外,构建稳定过表达IFIT3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系;并采用RNAi技术抑制小鼠原代骨髓巨噬细胞及RAW264.7细胞中IFIT3的表达,从正反两方面探讨IFIT3对单核巨噬细胞在LPS刺激下RANTES、IP-10等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随后,采用Western Blot筛选LPS下游主要信号通路p38、JNK、IRF3、NF-κB等通路的活化,并使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凝胶滞留实验等方法对NF-κB的活化状态进行进一步分析。接着,使用PDTC阻断NF-κB通路活化,在此基础上观察IFIT3对RANTES、IP-10等趋化因子的影响。.重要结果:1. 建立了不同I型IFN诱导通路的细胞模型。.2. 成功采用IFIT3 RNAi重组慢病毒在THP-1细胞中抑制IFIT3表达,发现IFIT3基因沉默能显著下调THP-1在多种TLR配体刺激下RANTES、IP-10、MCP-1、MIP-1α等趋化因子;CCR5、CCR7等趋化因子受体以及IFN-α、IL-1β等炎症因子的表达。.3. IFIT3蛋白能够与TRAF3IP3及TRAF3蛋白相互作用;TRAF3蛋白与IFIT3的相互作用依赖于完整的TRAF结构域(TRAF-N及TRAF-C结构域)。.4. IFIT3可能通过与TRAF3 相互作用,上调IRF3通路,从而参与I型干扰素系统地调控。.2.IFIT3能够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在LPS刺激下RANTES、IP-10等趋化因子的表达,抑制IFIT3表达能显著下调上述趋化因子的释放。I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The Role of Osteokines in Sarcopenia: Therapeutic Direction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猪IFIT3蛋白正向调控I型干扰素介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研究
登革病毒通过负调节RLR通路介导I型干扰素拮抗的分子机制研究
Tetherin介导MAVS通过选择性自噬降解调控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
AXL分子通过抑制I型干扰素通路促进寨卡病毒感染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