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研究重在研制富含酪氨酸蛋白激酶A(TrkA)受体的脂筏色谱固定相,构建生物亲和色谱新模型,探讨TrkA脂筏色谱在中药抗肿瘤活性成分高效筛选中的应用可能。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研制富含TrkA受体的脂筏色谱固定相,并对其表面特征、生物活性、稳定性与耐用性进行评价;研究、比较TrkA脂筏色谱与细胞膜色谱以及其他色谱类型在保留行为、生物亲和特性等方面的差异,探讨脂筏色谱的分离机理;选择牛膝等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运用TrkA脂筏色谱确定中药的活性部位,筛选抗肿瘤活性成分;选择TrkA高表达的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251,通过考察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情况,评价中药TrkA抑制剂的抗肿瘤活性,研究中药TrkA抑制剂的色谱保留行为与其抗肿瘤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本项研究目的在于为中药抗肿瘤药物的高效筛选提供新的共性平台。
本项研究重点围绕TrkA脂筏色谱新模型的建立及其在中药抗肿瘤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开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成功制备了富含TrkA脂筏的新型色谱固定相,建立了一种TrkA脂筏色谱新模型;2.以TrkA脂筏固定相为填料制备色谱柱,通过测定吉布斯自由能,描述热力学行为,研究了TrkA脂筏色谱固定相的色谱保留特性,初步阐明TrkA脂筏色谱的保留机理;3.运用TrkA脂筏色谱模型对71种中药进行活性部位筛选,结果表明:葶苈子、大风子等13种中药在TrkA脂筏固定相中有保留;4.选择TrkA高表达的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251,通过考察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情况,评价TrkA脂筏固定相中有保留的中药活性部位的抑瘤活性,结果表明:葶苈子、五倍子、大风子、合欢皮、香加皮、山豆根6种中药材中含有抗肿瘤活性组分;5.选择中药葶苈子正丁醇有效提取部位,研究其抑瘤活性及其机理,体内外研究结果表明:葶苈子正丁醇有效提取部位对mcf-7、SGC、HepG-2、SCLC等多种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以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而对成纤维细胞则没有明显毒性作用;正丁醇有效提取部位可以通过抑制PCNA、PERK表达抑制细胞增殖;有效部位可以促进细胞凋亡,作用机理为抑制bcl2、增强bax表达;有效部位还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裸鼠灌胃和腹腔注射给药组瘤块体积明显小于空白模型对照组,抑瘤率均高于80%,小鼠体重无明显差异,说明葶苈子有效部位可显著抑制移植瘤的生长,对裸鼠宿主损伤作用小;研究结果显示:葶苈子有效部位可以多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发挥促进凋亡、抑制增殖和迁移等多种作用,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潜在抗肿瘤中药;6.选择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产品金针菇和杏鲍菇,研究其在TrkA脂筏色谱中的保留行为,结果表明:金针菇在TrkA脂筏色谱中有保留;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金针菇的活性部位对HepG2、SGC、U251和A549的抑制率明显强于HeLa和Lovo。本课题研究结果显示:TrkA脂筏色谱是一种具有生物亲合特征、能够选择性识别与TrkA受体作用的药物或成分、可用于中药及天然产物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筛选的高选择性、高特异性、高稳定性的生物亲合色谱新模型。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甘肃省粗颗粒盐渍土易溶盐含量、电导率与粒径的相关性分析
HPLC 与 HPCE 结合测定复方湿生扁蕾胶囊中 6 种化学成分含量
基于细胞/细胞外囊泡的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仿细胞膜色谱及其在宁夏中草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
细胞填充床反应器亲和筛选中药抗肿瘤活性成分
建立高表达疾病相关基因细胞膜色谱模型筛选中药的活性成分
基于P-gp调控相关的多靶点脂筏色谱的构建、中药活性组分群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