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研究书写的途径较少,致使人们目前对书写认知机制的了解不很深入,许多问题亟待探讨。本项目组建了一支来自心理学、医学、语言学领域的跨学科队伍,把汉语书写障碍者与正常人作为实验对象,利用行为、脑成像、计算机模拟等实验手段,以汉语的独特属性(如同音字非常普遍、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等)为契机,探讨在书写系统中,除了现已发现的一些功能成分外,是否还有其他组分?这些成分间的关系如何?每个成分内部信息的表征机制怎样?同时,也力争找到一些重要书写功能的脑神经组织基础,把书写功能与大脑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最终希望能够深入揭示汉语书写的认知机制,并把这些结果与西方语言的书写理论加以对比,揭示出书写机制的语言普遍性与特殊性。另外,也将建立一个听写汉语音节的标准常模。总之,本课题旨在探究书写理论的同时,也将丰富书写的研究途径,为书写障碍的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汉语书写产生过程的认知机制及其神经基础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书写缺陷的认知神经机制与干预研究
2~6岁汉语儿童早期书写能力的发展:书写与绘画、汉字书写与英文书写比较研究
基底神经节在汉语书写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