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结核病流行呈现"高耐多药"和"以异烟肼耐药为主"特点。根据先前流行病学调查和微生物免疫学研究结果,我们假设异烟肼耐药对于我国耐多药结核病流行和传播具有推动作用。本研究以我国江苏省灌云县和浙江省德清县为研究现场,以2010年两地结防所收治的肺结核病人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获取基本信息并收集痰标本。以药敏试验和基因测序确定M.TB菌株耐药类型和相关基因突变;IS6110RFLP和VNTR-MIRU基因分型方法确定M.TB的"成簇"特征。并通过与既往两地研究结果的纵向比较,识别与耐多药演变有关的异烟肼耐药菌株。进一步探索M.TB生物属性对于异烟肼耐药菌株演变为耐多药并传播的影响:对异烟肼耐药菌株演变为耐多药前后的适应力代价进行比较;检测与耐多药演变相关和无关异烟肼耐药菌株的毒力因素(胞内生存力和躲避免疫攻击能力)差异。从而为更好地了解我国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规律以及制定行之有效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我国结核病流行趋势呈现"高耐多药"和"以异烟肼耐药为主"的特点。根据已有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微生物免疫学研究结果,我们假设耐异烟肼结核杆菌对我国耐多药结核病(MDR-TB)流行和传播具有推动作用。本研究以我国江苏省灌云县和浙江省德清县为研究现场,以2010-2011年上述两地结防所收治的肺结核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获取基本信息并收集痰标本。研究期间在两县共纳入304例结核病人,其中合格对象为251例及其感染菌株。药敏实验发现有99株(39.4%)至少对一种一线药物耐药;在71株耐异烟肼菌株中,50.7%发生了利福平的联合耐药即耐多药。进一步基因测序发现,62.0%耐异烟肼与katG315Thr 突变有关,同时该突变株也是发生耐多药的主要菌群。通过VNTR7和IS6110-RFLP联合基因分型,katG315Thr 耐异烟肼菌株的成簇比例(52.3%)要明显地高于其他耐异烟肼突变菌株(33.3%)和野生菌株(16.7%),且发生耐多药的katG315Thr突变株在VNTR7和IS6110-RFLP基因型同源性较高,说明耐多药主要发生在部分该基因型菌株克隆中。通过与既往两地研究结果的纵向比较,发现两地耐多药率有逐年增加趋势,同时katG315Thr也越来越成为当地结核杆菌耐异烟肼的主要原因,并且MDR-TB菌株的成簇比例也在明显上升。对当地流行的与耐多药有关的katG315Thr突变株、耐异烟肼katG野生株以及药物全敏感菌株进行了适应力分析,显示与耐多药相关的katG315Thr突变株和药物敏感菌株的胞内适应力相当,但都要明显高于耐异烟肼katG野生株。同时体外刺激巨噬细胞后,katG315Thr突变株产生的细胞因子水平较低。本研究提示,katG315Thr突变株中的某些克隆是发生我国华东农村地区MDR-TB流行和传播的主要原因,这可能与其低适应力代价及在巨噬细胞内的免疫逃逸机制有关。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耐多药结核病传播优势的影响因素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耐多药结核病时空传播规律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中国农村地区耐药结核病发生和传播的生物和社会经济危险因素研究
耐多药结核病传播的动力学模型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