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白斑(OLK)是口腔粘膜中最常见的癌前病变,部分OLK可恶变为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OLK向OSCC的发展呈多阶段、多步骤进行,因此评价OLK恶变潜能并探讨其与OSCC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对OSCC的防治及口腔粘膜癌前病变的化学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SMAD4基因是肿瘤抑制基因之一,其失活可使细胞逃脱TGF-β的生长抑制作用而异常增殖,从而诱发癌症。本研究拟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Smad4在口腔正常粘膜、白斑及鳞癌中的表达;建立口腔白斑、鳞癌的实验动物模型,分析其中SMAD4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采用PCR测序法、微卫星扫描法分析SMAD4基因突变及杂合性缺失情况;并对Smad4表达水平降低的样本采用特异性甲基化和PCR直接测序法分析其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情况。本研究拟揭示SMAD4基因的结构变化和功能状态在口腔白斑癌变进程中的作用,为口腔鳞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干预提供新的思路。
本课题分析在白斑向鳞状细胞癌恶性转化的过程中,肿瘤抑制基因SMAD4的失活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 免疫组化法检测Smad4在44例白斑及鳞癌组织中的表达。Smad4在正常口腔黏膜的上皮组织中广泛表达,随上皮异常增生程度增加表达减弱,在口腔鳞癌组织中几乎不表达(Chi square value=7.751,P=0.001)。.2. 采用Realtime-RT PCR及Western Blot在8例白斑及8例鳞癌组织中检测smad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相比,smad4表达水平有显著降低。.3. 采用PCR测序分析,筛查白斑及鳞癌(各11例)中smad4基因突变情况,结果在1例鳞癌中发现突变(c.1239 C>G, p.Tyr413X, 1/22, 4.5%);白斑组织中未发现smad4基因的突变。.4. 采用基因扫描法对22例白斑及鳞癌中smad4基因位点进行杂合性缺失分析。在16例可提供信息的样本中检测出D18S1110发生杂合性缺失的样本6例(6/16,37.5%),包括白斑重度异常增生 1例,高分化鳞癌1例,中分化鳞癌2例及低分化鳞癌2例。经过统计学分析,白斑(1/8, 12.5%)与鳞癌(5/8, 62.5%)组织之间杂合性缺失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Chi-Square=1.602,P=0.01)。.5. 对13例smad4蛋白表达水平较低的样本进行甲基化PCR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粘膜对照中,SMAD4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为4.76%,在口腔白斑中为8.58%,在鳞癌中为15.53%。差异用统计学意义(P=0.03),提示SMAD4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存在发现过甲基化现象。.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了在口腔白斑及鳞状细胞癌中,SMAD4基因可由于发生基因突变、杂合性缺失及启动子区高甲基化而失活,参与口腔白斑向鳞癌的癌变过程。实验按计划完成,已投稿并修改中SCI论文1篇(Increased regenerative potential of 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 in PLGA scaffolds via simulated microgravity. 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 2014),尚有多篇SCI论文在总结撰写中。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高龄妊娠对子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MAL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中作用的研究
eIF5A2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Ror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功能机制的研究
口腔鳞状细胞癌诊治靶点基因的筛选和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