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霜霉菌卵孢子形成及其在侵染循环中的作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7179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8.00
负责人:张艳菊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永刚,周秀艳,刘东,蒲子婧,代丽婷,王文博,温盛岩
关键词:
黄瓜霜霉病萌发条件初侵染源形成因素卵孢子
结项摘要

由古巴假霜霉菌侵染引起的霜霉病是保护地黄瓜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对黄瓜生产威胁极大。在该病害的基础理论研究中,病菌在北方高寒地区的越冬情况至今一直未明。虽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发现了霜霉菌的有性生殖阶段- - 卵孢子,但一直没有对卵孢子形成条件、越冬后存活规律以及卵孢子萌发条件进行系统研究,所以卵孢子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生活史和病害循环中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对全国主要黄瓜产区黄瓜霜霉病株卵孢子形成进行系统监测及室内人工模拟不同环境条件研究环境因子对卵孢子形成的影响,以期明确中国黄瓜霜霉菌卵孢子形成地区、时期及形成条件;同时通过对卵孢子越冬后存活规律、卵孢子侵染过程、卵孢子萌发条件和全国不同地区黄瓜霜霉菌亲缘关系的研究以及生物学测定,探讨黄瓜霜霉菌卵孢子在病害循环中的作用,进而明确黄瓜霜霉病的初侵染源问题。

项目摘要

由古巴假霜霉菌侵染引起的霜霉病是保护地黄瓜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对黄瓜生产威胁极大。本课题围绕霜霉菌卵孢子形成及其在病害循环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 对我国的13个省进行了卵孢子的监测及霜霉菌交配型测定。除江苏、广东、湖北、海南在整个监测期未发现卵孢子外,北自黑龙江省的漠河、南到山东省聊城、西至青海省西宁均发现卵孢子,除哈尔滨、沈阳外,其他地区均为首次发现;235个黄瓜霜霉菌中以A1交配型为主,共187株,占总菌株数的79.6%;A2交配型的分布情况基本与卵孢子形成的监测结果相符。不同交配型菌株混合接种产生卵孢子的最适温度是18℃,在18℃条件下卵孢子呈S曲线增长。4 d开始观察到卵孢子,6 d和7 d时卵孢子数量增长量最多,9 d时不再增多。.2. 越冬期卵孢子生活力规律研究表明,卵孢子从4月开始萌动率逐渐上升,萌动率高峰出现在5月下旬,达14.01%,之后逐渐下降。病残体中的卵孢子在温室及室外越冬后,仍具有活性;带有卵孢子的病残体及土壤接种后可引起黄瓜幼苗发病,黄瓜霜霉病菌能以卵孢子的形式在病残体及病田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3. 温度、KMnO4、H202可显著提高卵孢子的萌动率,其中以36℃,0.4%KMnO4和0.7%H2O2处理卵孢子萌动率最高,叶组织液及土壤浸渍液叶处理对卵孢子生活力有影响,但差异不显著。.4. 黄瓜霜霉菌SSR和rDNA-ITS区SNP聚类分析表明,菌株来源与地理位置存在相关性。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的菌株分布在同一类群,北京、山东、青海、宁夏的菌株为同一类群,浙江、江苏、湖北、广东菌株聚为同一类群;间接说明东北三省霜霉病初侵染源来源于本地。.5. 2013年本课题组与Cohen 合作,测定了来自广东、安徽、湖北、四川、山东、北京和黑龙江的29 个菌株的致病型,其中22 个菌株属于3 号致病型,5 个菌株属于6 号致病型,1 个菌株属于5 号致病型,还出现了一个寄主范围更广、毒力更强的新的7 号致病型;2014-2015年测定了135个菌株的致病型,以3号致病型为主,共51株,5、6号致病型各23株,7号致病型38株,占总菌株数的28.1%,主要分布在哈尔滨、沈阳、盘锦和沧州以及泰安,已较普遍,有性生殖可能是其产生的原因之一。.6. 黄瓜霜霉菌对甲霜灵的抗药性>对嘧菌酯的抗药性>对氟吗啉的抗药性>对霜脲氰的抗药性。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DOI:
发表时间:2019
2

污染土壤高压旋喷修复药剂迁移透明土试验及数值模拟

污染土壤高压旋喷修复药剂迁移透明土试验及数值模拟

DOI:10.11908/j.issn.0253-374x.19265
发表时间:2020
3

学术型创业企业发展路径探讨

学术型创业企业发展路径探讨

DOI:10.3969/j.issn.1002-5863.2016.15.045
发表时间:2016
4

静脉血栓形成时间推断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静脉血栓形成时间推断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DOI: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2.008
发表时间:2019
5

果蔬汁饮料中花色苷与维生素C 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果蔬汁饮料中花色苷与维生素C 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DOI:DOI: 10.7506/spkx1002-6630-20211130-373
发表时间:2022

张艳菊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186201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西北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卵孢子在侵染循环中的作用

批准号:31560487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李继平
学科分类:C1401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黄瓜叶片胞间隙和细胞壁抗霜霉菌侵染相关蛋白的表达分析

批准号:31071791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李玉红
学科分类:C1504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大豆锈菌冬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侵染循环中的作用

批准号:39770489
批准年份:1997
负责人:谈宇俊
学科分类:C1401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葡萄霜霉菌诱导的气孔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批准号:31901984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叶文秀
学科分类:C15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