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是心梗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其发生机理未明。有许多证据显示凝血酶有能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并证实它在灌注的心脏中能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科题负责人目前证实凝血酶能提高胚胎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心肌样细胞的自律性,用分子基因工程改造的胚胎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心肌样细胞表达大量的凝血酶受体时不仅其自律性增加,而且其对凝血酶的反应也增加.凝血酶受体在心梗后的表达也显著增加。我们还证明了在大鼠心梗摸型中凝血酶拮抗剂能减少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但受体激动剂能增加心梗后心律失常的发生,而且这些作用和KATP通道相关。进一步我们需要探索凝血酶受体作用的细胞电生理基础和信号转导机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甘肃省粗颗粒盐渍土易溶盐含量、电导率与粒径的相关性分析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倒装SRAM 型FPGA 单粒子效应防护设计验证
Caveolin-3调控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
MicroRNA-155调控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
RGS5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超声消融犬心肌梗塞后室速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