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VAs)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其重要电生理机制为心肌细胞离子流异常。心肌细胞质膜上存在特殊结构- - 小凹(Caveolae),其表面标记蛋白小凹蛋白-3 (Caveolin-3,CAV3)可直接或间接调控心肌细胞多个离子通道和转运体。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显示,野生型小鼠AMI后心室肌CAV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更重要的是,CAV3基因敲除促进异丙肾上腺素诱发VAs的发生。因此,CAV3可能对VAs有重要调控作用,但目前尚无CAV3对AMI后VAs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报道。有鉴于此,本项目拟运用CAV3基因敲除小鼠,通过在体、离体和细胞水平的电生理研究,结合分子生物学研究,对CAV3在AMI后VAs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展开系统研究,力图明确CAV3对AMI后VAs的影响及其电生理和分子机制,为有效防治AMI后VAs提供新的分子靶点和实验室依据。
室性心律失常(VAs)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心肌细胞质膜上存在特殊结构——小凹(Caveolae),其表面标记蛋白小凹蛋白-3 (Caveolin-3,CAV3)可调控心肌细胞离子通道和信号通路。本课题旨在观察CAV3基因敲除对心室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在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观察CAV3基因敲除对心肌梗死后心脏电重构和组织重构的影响,并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我们的研究发现:1、CAV3基因敲除可显著影响心室复极,延长心肌动作电位,增加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性;2、CAV3基因敲除影响心室电生理特性与降低心肌细胞Ito电流有关;3、CAV3基因敲除恶化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组织重构,其机制与激活ERK1/2信号通路,抑制AKT信号通路,进而促进心肌纤维化和凋亡有关;4、CAV3基因敲除恶化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电重构,其机制与降低心肌缝隙连接蛋白和Ito通道蛋白表达有关。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CAV3是心室电活动的重要调节因子,是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重构的新靶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MicroRNA-155调控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
RGS5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肾去交感神经术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NOS1AP通过离子通道调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