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长三角地区大城市边缘区农村聚落空间组织模式及其动因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7114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彭震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同济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蔚镇,陆希刚,陆嘉,孙婕,朱玮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转型期农村聚落长三角地区空间组织模式
结项摘要

通过对转型期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现状及城乡空间总体特征的认知,对大城市边缘区农村聚落体系的结构、农村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农村聚落土地使用模式及特征,以及单个乡村聚落的空间组织、土地使用模式的调查,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提出长三角地区大城市边缘区农村聚落的空间特征及组织模式。在此基础上,从内部动因和外缘动因两个层面探讨影响该地区农村聚落空间特征的因素,探讨农村地区自然资源、生态条件、社会经济系统、政策体制等内部因素以及区域发展政策、经济外向度、土地制度、城乡一体化进程、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及发展模式、产业发展策略、城乡地域空间发展特征等外缘因素对农村聚落空间组织模式演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最后通过归纳、分析总结,得出我国农村聚落空间演化的一般规律。

项目摘要

课题组聚焦长三角地区大城市边缘区农村聚落空间组织模式及其动因的研究主题,以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泖港镇、嘉定区,江苏省海门市、宜兴市,浙江省绍兴市、东阳市,安徽省宣城市等为研究案例地区,并对比了国内其他区域的农村聚落发展演变模式及机制,特别是针对一些生态敏感地区,包括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辽宁省康平县和吉林省长白县等。.以上海松江泗泾镇为核心案例,对长三角地区大城市边缘区农村聚落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归纳其空间演变特征主要为:城乡空间界限逐渐模糊,城乡用地从相互分隔向一体化转变;农村聚落等级、规模、职能逐渐分化,由同质同构向异质异构转变;农村聚落空间布局由分散向聚集化转变;农村聚落类型由传统型聚落向新型农村社区转变;农村聚落区位选择由资源依附型向设施依附型转变。空间演变机制主要为动力基础、实现路径、传导载体、促进机制和调控机制五个方面。其中经济增长和城镇化是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的动力基础,促进城乡之间要素流通;交通设施建设,通讯和信息传播为城乡要素流动提供物质载体和平台;人口迁移与产业聚集扩散是城乡要素流动的主要路径;社会经济结构转变是推动边缘区农村地域空间演变的促进因素;国家、区域宏观制度政策与规划是保障大城市边缘区稳定发展的调控机制。.课题组开展了长三角地区村庄发展要素整合机制的研究,选择苏南地区宜兴市和浙江中部东阳市的两个村庄作为典型案例,对村庄要素整合机制进行制度层面的重点考察和深入剖析。研究认为在乡村微观和宏观制度变迁的协同模型中,宏观制度环境的变迁提供了外部刺激,村集体组织架构下的微观制度弹性变革支撑了小单元要素整合机制建立,最终提供村庄内部整合与逆向吸引城乡要素的动力。同时,案例村庄完整的要素整合机制是由要素的低成本获取、要素的再优化配置、要素贡献的可持续回报三部分组成。产权结构、土地制度、治理方式、财税福利、户籍制度五个方面的乡村微观制度在要素整合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环节起着特定的作用。.课题组对长三角地区的研究工作还针对上海泖港镇、江苏海永镇和安徽宣城市等三个生态敏感地区的农村聚落体系结构、农村聚落土地使用模式等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与国内其他区域农村聚落发展的对比研究为长三角地区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此外,课题组还组织力量开展了对上海市嘉定区农村的全面调查研究,共调查了嘉定区7镇2区146个行政村,获得大量一手数据资料,为课题高质量完成奠定了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DOI:10.19650/j.cnki.cjsi.J2007019
发表时间:2021
4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DOI:10.6046/gtzyyg.2020.01.32
发表时间:2020
5

极区电离层对流速度的浅层神经网络建模与分析

极区电离层对流速度的浅层神经网络建模与分析

DOI:10.6038/cjg2022p0255
发表时间:2022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长三角地区银行业空间组织模式及其形成机理

批准号:4130112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陈东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特性研究

批准号:48900005
批准年份:1989
负责人:顾朝林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生活质量导向的乡村聚落空间组织机理及其优化模式

批准号:41471145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周国华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大城市非正规商业的区位选择与空间组织模式研究

批准号:4140116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郝璞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