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H4是一种理论氢含量很高 (18.5wt.%) 的储氢材料,但存在热稳定性过高 、加氢可逆性差和吸放氢动力学性能欠佳等问题。本项目依据前期研究结果,提出了二元金属优化以及复合、纳米改性的研究思路:首先合成新型锂-金属硼氢化物LixMy(BH4)z,通过调变物相结构进而改善其热力学性质;然后探索将LixMy(BH4)z 与某些添加剂组成复合体系,经机械-化学反应形成新的中间相,进一步降低体系热稳定性和活化能,改善可逆吸放氢性能;其后,拟对部分 LixMy(BH4)z及复合体系进行纳米分散改性研究,减小其颗粒尺度和间距,进一步提高其吸放氢动力学性能。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掌握 LixMy(BH4)z的合成方法,揭示新相结构,阐明其吸放氢作用机制,获取必要的基础数据及信息,为此类配位硼氢化物的后续应用研究奠定基础。本项目将促进材料学与化学的学科交叉,对于其它新型储氢材料的研究也有借鉴意义。
LiBH4是一种理论氢含量很高 (18.5wt.%) 的储氢材料,但存在热稳定性过高、加氢可逆性差和吸放氢动力学性能欠佳等问题。本项目依据前期研究结果,提出了二元金属优化以及复合、纳米改性的研究思路。据此思路,本研究设计合成了共熔复合体系LiBH4-Mg(BH4)2,通过调变物相结构进而改善其热力学性质;然后通过Co基添加剂形成Co-B合金物种,以及Co在基体当中的纳米分散,减小其颗粒尺度和间距,进一步提高其放氢动力学性能。研究了Al以及Al-MgH2等单质和复相的添加对于LiBH4复合体系的作用。研究表明,体系的热力学稳定性有显著降低,动力学性能有较大幅度提升。通过模型拟合分析,揭示了LiBH4-Al体系的脱氢动力学行为。而借助XRD和FTIR的分析,发现了三相混合体系LiBH4-MgH2-Al的反应途径。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掌握LiBH4-Mg(BH4)2、LiBH4-Al、LiBH4-MgH2-Al等体系的合成方法,获取了必要的基础数据及信息,为此类配位硼氢化物的后续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碱土金属硼氢化物的合成、结构特性及其储氢性能研究
金属硼氢化物基复合储氢材料的成分、结构及其储氢特性
固相离子交换反应合成金属硼氢化物氨配位物体系及其可再生储氢性能研究
纳米多孔金属氧化物限域的硼氢化物储氢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