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疲劳是由运动性刺激所引起的组织、器官甚至整个机体工作能力暂时下降的现象。新疆特色运动项目近年来成绩斐然,但是运动能力的提升受到了运动性疲劳的限制。以往的研究已证实运动性疲劳同维医气质、体液质异常有关,为进一步从维吾尔医角度研究运动性疲劳的病因特征,并寻找其与维吾尔医辩证分型和乳酸代谢的关系。本研究拟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新疆特色运动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维吾尔医气质、体液质辨证分型特点进行研究,运用维药进行抗运动性疲劳干预研究,同时分期检测和分析运动员血清乳酸相关指标(血乳酸、ATP、肝糖原、肌糖原、乳酸脱氢酶、丙酮酸),从而探讨新疆特色运动的运动性疲劳的发生规律及其机制,揭示维医气质、体液质理论在抗运动性疲劳应用中的理论内涵和物质基础。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拓宽维吾尔医学应用领域,为抗运动性疲劳研究提供新思路,寻找抗运动性疲劳的新途径,提高新疆特色运动的抗运动性疲劳能力。
目的:针对部分新疆职业运动员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新疆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时表现出异常体液质表征。因此本研究以新疆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拟首次进行新疆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状况以及维吾尔医体液质分型调查,观察体液质分型代谢产物指标变化情况,通过维医药干预研究揭示异常体液质成熟剂对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拟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全体新疆职业运动员进行运动性疲劳状况以及维吾尔医体液质分型调查,并在集训期间对运动性疲劳代谢指标进行检测,了解不同体液分型中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对维吾尔医药干预常见运动性疲劳异常体液质分型,观察了解异常体液质成熟剂对运动性疲劳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①运动性疲劳程度与运动时间及其强度呈正相关性,表现为训练前观察对象处于无疲劳状态,训练开始1周时80.8%的男性和75.4%的女性出现疲劳状态,训练3周后达到高峰表现为92.2%的男性和85%的女性出现了运动性疲劳状态。②我们发现血液质和粘液质,是无疲劳状态下运动员最常见的两种体液质分型,占总人数74.68%。异常粘液质是运动性疲劳状态下运动员最常见的维医异常体液质分型,占总人数48.32%。③血乳酸、皮质醇在各维医分型中都有显著升高P<0.05,血睾酮、血糖在各维医分型中都呈现出下降趋势P<0.05,其中尤以异常黑胆质分型较为显著P<0.01;5-HT变化各维医分型中与正常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④通过维医异常粘液质成熟剂干预后我们发现,血乳酸、皮质醇两项代谢产物呈现出下降趋势P<0.05;血睾酮、血糖两项指标呈现出增高趋势P<0.05;5-HT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运动性疲劳的出现和程度与运动时间、强度、运动种类密切相关,且与运动时间和强度呈正相关。男女运动员出现运动性疲劳时间及程度无明显差异。②正常生理状态时,血液质为新疆职业运动员最常见为体液质分型。③疲劳状态时,异常粘液质为运动性疲劳常见维医体液质分型。④疲劳状态时,四种维吾尔医体液质分型中血乳酸和皮质醇有明显升高趋势,血睾酮、血糖有明显下降,其中异常黑胆质分型中变化最为明显程度较重。⑤异常粘液质成熟剂能通过较好的体液调节,降低运动性疲劳状态下血乳酸、皮质醇的升高,亦能提高血睾酮、血糖的表达变化,提示提示异常体液质成熟剂对运动性疲劳的缓解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能和调节体液代谢,改善体液代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老年性痴呆维医分型与中医辨证分型规律的交互性研究
糖尿病足辩证分型与病理学研究
运动性疲劳的生物膜特性及药物等保护作用
运动表象的发展特点及神经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