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利奴羊、湖羊及其杂交后代对绵羊支原体肺炎的感染存在明显差异,MHC是绵羊疾病抗性相关基因,在递呈外来抗原、激活免疫反应等抗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中国美利奴羊、湖羊及其杂交后代为对象,进行PCR-RFLP、SSCP多态性分析,在阐明其多态性和差异的基础上,探讨不同品种(群体)基因型或单倍型与绵羊支原体肺炎抗性、易感性的相关关系,并对抗性基因型、易感基因型和无关基因型绵羊进行人工攻毒,统计感染率、发病率和病死率,同时对CD4+、CD+8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 (IL-2、INF-γ、IL-4、IL-5、IL-6、IL-10和IL-13)和相关抗体进行测定,并定量分析MHC-DRB1、DQB、DQA2和部分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验证和确定其相互关系,从而筛选出与绵羊支原体肺炎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为绵羊抗病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绵羊支原体肺炎,又称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绵羊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 ovipneumoniae, MO)引起的一种以咳嗽、呼吸急促、喘气、渐进性消瘦以及肺间质的增生性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使羊慢性营养消耗、体重减轻、毛质、毛量下降、上市推迟、繁殖率降低,并造成饲料和人力的大量浪费,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从而对养羊业造成极大损失。中国杜泊羊、湖羊及其杂交后代对绵羊支原体肺炎的感染存在明显差异,MHC是绵羊疾病抗性相关基因,在递呈外来抗原、激活免疫反应等抗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中国杜泊羊、湖羊及其杂交后代为对象,进行PCR-RFLP、SSCP多态性分析,在阐述其多态性的基础上,确定了不同绵羊品种等位基因、基因型和单倍型与传染性胸模肺炎的个体抗性、易感性相关关系。研究发现杜泊羊、湖羊及其杂交后代的MHC-DRB1基因第二外显子在SacⅡ、SacⅠ、Hin1Ⅰ、Mval和HaeⅢ 5个酶切位点存在丰富的多态性。湖羊共出现15个等位基因,26种基因型;杜泊羊共发现14个等位基因,25种基因型,杂交一代中共出现14个等位基因,23种基因型。χ2检验结果表明,湖羊HaeⅢee和Mval bb基因型是支原体肺炎的易感基因型。杜泊羊和杜-湖F1杂交后代基因型HaeⅢ dd和Mval cc是支原体肺炎的抗性基因型。分别选取抗性和易感性的杜-湖F1杂交后代绵羊设为抗性组(实验组)和非抗性组对照组,建立了人工感染肺炎支原体动物模型,病理学、血清学和病原体的分离实验显示该模型构建成功。人工感染实验结果表明抗性组绵羊的感染率和存活率显著高于非抗性组,从而验证了与抗病性和易感性相关的基因型。采集各组感染前和感染后各时段的绵羊肺脏支气管粘膜,匀浆后进行ELISA检测,结果显示IgG、TNFa、IFN-γ、IL-2、IL-4和IL-10指标在感染初期水平上升,之后呈下降趋势,且抗性组的各项指标总体趋势高于非抗性组,可能与绵羊个体对支原体肺炎的抗病能力具有相关性。本研究的成果为绵羊抗病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血清 VEGF、pro⁃ADM 水平与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肺炎支原体双向电泳条件的探索
21例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临床特征分析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中国美利奴羊肺组织支原体肺炎相关差异表达miRNA的筛选及验证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羔羊瘤胃消化发育规律的研究
中国美利奴(军垦型)细毛羊毛囊发育关键circRNA的筛选及功能初探
盘羊及其杂交羊SPLUNC1特性研究及抗肺炎支原体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