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可导致慢性盆腔痛,性交疼痛,痛经和不孕。目前Ems的发病机制不明确。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副作用明显,手术治疗后又易于复发,目前寻求新的治疗方法降低复发和减轻不良反应是急待解决的问题。Ems的内膜细胞具有明显的迁移、粘附和血管生成倾向,与恶性肿瘤细胞具有相似的生长特性。COX-PGEs 在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用途径包括:① COX-2-PGE2-Snail-E-cadherin系统的信号通道。② COX-2-PGE2-VEGF途径。本研究通过建立Ems裸鼠模型探讨COX-2-PGE2在Ems发病中的作用途径。化瘀散结法为著名妇科专家韩冰教授治疗Ems的中医理论,拟定代表方剂中药妇痛宁。本研究通过观察妇痛宁对裸鼠模型 COX-2-PGE2途径下游信号分子的影响,探索化瘀散结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靶点。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妇科常见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手术治疗后易复发,其虽为良性疾病,却具有恶性肿瘤侵袭、转移的发病倾向,化瘀散结中药妇痛宁治疗EMs临床效果显著。本研究以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为对象,探讨COX-2-PGE2在EMs发病中的作用途径,同时利用体外混合培养的EMs患者的子宫内膜细胞建立可视化裸鼠EMs模型,予化瘀散结中药妇痛宁干预,研究妇痛宁对COX-2-PGE2作用途径中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靶点。结果显示EMs患者异位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COX-2、PGE2、VEGF和Snail蛋白分泌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而E-cadherin蛋白分泌和mRNA表达明显降低,提示COX-2-PGE2-VEGF是EMs发病中血管生成的作用途径,而COX-2-PGE2-Snail-E-cadherin是EMs发病中侵袭、转移的作用途径。将5*106/200μL浓度混合培养的异位子宫内膜细胞注射到裸鼠腹部皮下,在注射后第10天即可成功建立可视化EMs模型,该建立模型方法新、周期短、成本低、同时可实现动态、无创地观察病灶。妇痛宁可使病灶中微血管密度和VEGF表达降低,COX-2、PGE2、VEGF和Snail mRNA表达降低,E-cadherin mRNA表达升高,同时Snail蛋白表达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提示化瘀散结中药妇痛宁以干预COX-2-PGE2作用途径中相关分子的表达为治疗靶点,起到治疗作用。本研究已发表相关论文3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博士研究生1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血化瘀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干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
温肾化瘀通腑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特异表达基因调控研究
化瘀散结中药外治对子宫内膜异位病灶E2自分泌调控信号途径的影响
内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环氧化酶-2激活信号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