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和科学界高度关注的全球性热点问题之一。小麦条锈病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最重要的一种病害,严重威胁小麦的安全生产。该病作为一种气传流行性病害,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其发生流行影响极大。本项目将基于我国多年的气象数据资料、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数据资料以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对气候变化的预测,研究气温和降水变化对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的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小麦条锈病菌越夏越冬范围、菌源量、菌源释放时间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背景下条锈病菌的远程传播和全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趋势的变化,弄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的影响。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将从理论上明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的影响机制,为病害的预测预报提供基础,为我国小麦条锈病的宏观治理和小麦的安全生产提供支持,提高我国在农业生产中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能力。
小麦条锈病一直是我国小麦生产上最重要的一种病害,曾经给我国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该病害的远程传播和发生流行受到温度、降水、紫外线(UV)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探讨了温度、降水和UV-B对小麦条锈病菌越夏、越冬、传播和病害流行等方面的影响,研究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包括极端气候变暖、极端干旱和UV-B增强)对我国小麦条锈病菌远程传播和全国条锈病发生流行情况的影响,模拟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下小麦条锈病菌的远程传播。研究结果表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我国小麦条锈病菌的存活、远程传播和条锈病大区流行均有很大的影响。气候变暖将导致我国小麦条锈病菌越夏区域缩小、越冬区域扩大,影响我国小麦条锈病的流行规律和防控。极端干旱将大幅度的缩减菌源区面积和菌源量,从而导致条锈病发病面积减少、发病严重程度降低。UV-B辐射增强对小麦条锈病菌夏孢子萌发率和病害流行组分均有较大影响,并且不同生理小种对UV-B的适应性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对于认识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趋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为该病害的预测预报和宏观治理提供了支持,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我国小麦条锈病的影响提供了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滴状流条件下非饱和交叉裂隙分流机制研究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不同司天、在泉时段五省市流行性感冒发病率规律研究
极端低温天气气候事件对呼吸系统疾病影响研究
气候变化背景下西藏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研究
云南越夏区小麦条锈菌有性繁殖对流行区小麦条锈病发生的影响
中国东部春季不同尺度气旋活动规律及对江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