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利用百分位法对西藏39个气象站1981~2010年历年逐日降水量、最高气温、逐日最低气温等要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历史灾害、经济等数据,定义一种适应西藏天气气候特征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检测指标,以此指标为基础确定西藏洪涝、雪灾、高温、低温等极端事件及其频数,分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气候诊断和统计方法研究印度洋、阿拉伯海、孟加拉湾等影响西藏天气气候变化海温以及全球极涡对西藏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遥相关性,探讨气候变化对西藏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发展的影响机制。
本研究以西藏38个气象站建站~2010年历年逐日降水量、逐日最高气温、逐日最低气温等为研究对象,利用现有灾害定义指标,分析了西藏主要气象灾害干旱、雪灾、冰雹、霜冻、大风、洪涝、雷电、大风等时空分布特征;利用百分位法在西藏首次定义了一种适应西藏天气气候特征的极端降水量、极端高温、极端低温事件阈值,以该阈值为基础,并结合历史灾害、经济等数据,确定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指标,利用上述指标确定西藏极端降水、极端高温、极端低温事件的频数、分析了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最后,采用气候诊断和统计方法研究印度洋海温与西藏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遥相关性。. 结果发现,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末期为西藏干旱相对高发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初期,由于这期间全区降水持续偏少、温度持续偏高,导致干旱发生频数较高。90年代末至2008年干旱相对较少,但是自2001年起再次呈现出增多的趋势,特别是2009年再次达到高发期。. 近30年全区年雪灾发生频次平均为1.5次,年际变化波动较大,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相对较高,1981年和1998年为全区雪灾发生的高发年,达到了2.5次。.作为西藏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霜冻和冰雹近30年发生频数呈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相对较多,90年代末到2004年相对较少且变化较平缓,自2005年起逐年下降。. 西藏极端降水事件阈值在15.7-36.0mm之间,极端降水事件频数在17-108天之间,主要呈现经向分布特征,西藏西部、北部和东南部极端降水事件出现频数呈减少趋势,而沿雅鲁藏布江一线、西藏南部和东北极端降水事件出现频数呈现增多趋势;极端高温事件阈值在16.0-30.7℃之间;高温极值在18.4-34.5℃之间,极端高温事件出现频数除南部偏少外,全区其他地方呈现增多趋势;极端低温事件阈值在-34.7~-3.5℃之间;低温极值在-46.4~-5.5℃之间,极端低温事件出现频数在减少。. 当冬季西印度洋南侧洋面出现异常高海温,东南印度洋洋面出现异常低海温时,西藏西部、北部和沿江一线以及东南部夏季极端降水事件频率较低,南部边缘和东北部易出现极端降水事件;当春季印度洋的阿拉伯海、孟加拉湾以及中印度洋海盆海温偏高时,夏季高原沿江一线、东南部、东北部极端降水事件频数偏多,而当上述区域海温偏低时,极端降水事件将偏少。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宽弦高速跨音风扇颤振特性研究
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的人群健康风险及其经济损失预测研究——以热浪为例
气候变化背景下西藏阿里地区草地退化机理研究
全球气候变化下北半球低频模态的演变特征和机理以及与极端天气事件之间的关系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玉米生产应对极端气候灾害的风险管理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