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募配穴是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经典配伍方法。大量的针灸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俞募配穴胃肠调节协同作用显著。目前迫切需要回答的是俞募配穴胃肠调节协同效应的高级中枢整合机制是什么?基于此,本课题将在中医针灸理论的指导下,以在胃肠调节中起关键作用的边缘系统为切入点,密切围绕"对以边缘系统为重点的大脑功能网络的整体调节是俞募配穴胃肠调节协同效应的中枢作用基础"这一研究假说,整合神经影像学、胃肠生理学、计算机科学、数学、针灸学等多学科技术方法,以俞募配穴针刺确有疗效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为研究载体,将功能磁共振技术与BIOPAC生理数据采集技术实时融合,同步提取俞募配穴、单用俞穴、单用募穴针刺所引起的脑内神经信息响应特征和胃电信号变化特征,通过先进的网络模式分析与生理数据融合分析方法,挖掘、建立俞募配穴胃肠调节协同效应的边缘系统网络整合模型,为阐释针灸学俞募配穴经典配伍方法的科学基础提供实验依据。
俞募配穴是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经典配伍方法。大量的针灸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俞募配穴胃肠调节协同作用显著。本课题在中医针灸理论的指导下,以在胃肠调节中起关键作用的边缘系统为切入点,密切围绕“对以边缘系统为重点的大脑功能网络的整体调节是俞募配穴胃肠调节协同效应的中枢作用基础”这一研究假说,整合神经影像学、胃肠生理学、计算机科学、数学、针灸学等多学科技术方法,以俞募配穴针刺确有疗效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为研究载体,以功能磁共振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探讨俞募配穴胃肠调节协同效应的边缘系统网络整合机制。.本研究共纳入54名FD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胃俞募配穴组、单用中脘穴组、单用胃俞穴组,每组18人。三组患者均接受20次针刺治疗;治疗前后以功能磁共振扫描检测针刺对FD患者脑功能活动的影响,以尼平消化不良指数、消化不良症状积分评价针刺治疗效应。研究发现:1)胃俞募配穴、单用中脘穴、单用胃俞穴针刺,均可影响FD患者脑功能活动,小脑和前额叶皮质是三者共同的中枢响应脑区;2)与单用中脘穴、单用胃俞穴针刺比较,胃俞募配穴针刺对FD患者脑功能的影响是更为集中地影响边缘系统脑区的功能活动;3)对在胃肠调节和FD病理变化中起重要作用的脑岛调节,可能是胃俞募配穴治疗FD的重要机制。.本项目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SCI论文6篇(超额发表论文5篇),已发表SCI论文最高影响因子12.882,平均影响因子6.49;另外尚有2篇SCI论文在修审中;通过本课题的实施共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3名。. 课题经费严格按照项目预算使用,共拨付20万元,已使用18.901万元,结余1.099万元。结余经费将全部用于支付已投稿的SCI文章的论文发表费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胃俞募配穴调节胃运动的边缘系统整合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基于“肝主宗筋”理论治疗心理性ED的边缘系统网络整合机制
基于代谢组学的合募配穴调节胃肠功能的协同效应机制研究
基于边缘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途径探讨隔药饼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动力的调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