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型农区专业村集聚的空间模式及其形成机理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711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乔家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河南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恒,胡良民,杨玲,赵自胜,曹利平,吴郁秋,马万里,许家伟,吴娜琳
关键词:
形成机理空间模式典型农区专业村
结项摘要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部崛起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中,专业村集聚及农区发展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该项目以专业村为切入点,将专业村集聚作为关键问题,拟通过对河南省专业村的统计分析及大量的专业村调查,探求专业村集聚的形成机理及其农区协调发展理论。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农区专业村分布的时空演化,不同空间尺度下各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条件下专业村集聚的空间表达、空间模式识别、空间测度,围绕"空间表达、空间识别、空间测度、空间应用"四条主线展开研究,该成果既能够反映农区的微观空间单元实际和发展取向,又能够体现农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期持续性宗旨。这将力图在为不同空间尺度农区发展提供相关决策理论参考的同时,为其他农区的发展提供实践借鉴。同时,也将通过国内外学术交流,为中国乡村地理学理论发展做出贡献。

项目摘要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部崛起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中,专业村集聚及农区发展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该项目以专业村为切入点,将专业村集聚作为关键问题,在河南省发展实力最强的1200个村域经济指标评判的基础上,筛选出487个专业村进行调研,其中农业主导型专业村277个,工业主导型专业村158个,服务业等其他类型专业村52个,形成487×71属性数据矩阵。通过GIS可视化,形成相应空间数据库。针对项目设计任务,主要在以下方面取得了相应进展:(1)进一步完善了空间界面理论,尤其是加强了空间界面理论在人文-经济地理学领域的拓展应用。以规范分析为主,模型推导了空间界面的存在性、经济效应及其动态变化;以实证分析为主,专业村集聚多分布于特定的空间界面处,尤以城乡界面最为明显。(2)开展了不同空间尺度下各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条件下专业村集聚的空间表达、空间模式识别、空间测度的研究。研究发现,农业主导型专业村发生时间较早,且数量多,分布也最为广泛,大致有平原农区、山区、城郊三种空间集聚模式;而工业主导型专业村主要分布于交通便利区;服务业等其他类型专业村发展最晚,空间集聚态势目前尚不明显。量化结果显示,专业村空间集聚程度均显著增强。特色农业型专业村早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就已形成集聚态势,工业型专业村集聚始于90年代,服务业型专业村最晚,为21世纪以来逐渐形成。创新扩散、地理邻近性是专业村集聚的主要路径;关键因素、完善的网络体系是专业村集聚的关键力量;规模经济、龙头企业带动是专业村集聚的内在需求;政府行为、能人引领是专业村集聚的助推外力。(3)透过整合空间界面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和多层级网络理论,在分析专业村时空演化的基础上,认为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专业村层面展现出多层级的网络结构,且与国家农业政策的重大调整相呼应;在不同尺度上,呈现出各异的空间分布规律,其区位多集中于城乡结合部、平原山区交界带,及行政边缘区。专业村的时空集群,有助于指认其显著成长的区位和阶段,以分析国家政策对农村发展的影响。这些成果既能反映农区的微观空间单元实际和发展取向,又能体现农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期持续性宗旨,在为不同空间尺度农区发展提供相关决策理论参考的同时,为其他农区的发展提供实践借鉴。同时,也通过国内外学术交流,为中国乡村地理学理论发展做出贡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3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5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中国典型农区专业村集聚的地域模式与路径优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批准号:4167117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乔家君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欠发达农区专业村区域效应的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批准号:4150113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吴娜琳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中国典型农区不同村域经济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批准号:40801064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乔家君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典型农区农民工务工回流区位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批准号:41771190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高更和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