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拟对与真菌共生的兰科药材山慈菇(包括杜鹃兰、独蒜兰、云南独蒜兰三种基源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发现结构新颖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如苯乙基苯醌、联苄、二氢菲并呋喃及其二聚体、三聚体(包括C-C键、C-O-C键及环合等多种聚合方式),以及以二苯乙烯类化合物为前体的代谢产物等新的骨架类型,丰富化学结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开展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并基于蛋白酪氨酸激酶这一在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占据十分重要地位的酶类探索其作用方式和规律,并筛选出相关的活性成分,为发现结构新颖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和开发高选择性、强效低毒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还可能揭示三种来源植物的共性核心物质基础,为解释三种植物作为同一药材来源提供依据。
本项目应用各种现代分离技术,从山慈菇(独蒜兰、杜鹃兰、云南独蒜兰)分离出65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11个,其结构类型涉及到二苯乙烯类化合物,苯乙基不饱和丁内酯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苄酯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等。其中从独蒜兰中分离出来的苯乙基苯醌、菲并呋喃,从杜鹃兰中分离出菲的二聚体的双糖苷等类型化合物结构新颖,丰富了天然产物的结构多样性。采用MTT法研究了山慈菇中二苯乙烯等类型化合物抑制小鼠肺腺癌 LA795 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等肿瘤细胞增殖作用,发现Pb02,Pb03,Ca02,Ca03,Ca04,Ca05,Ca06等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使用ELISA法及Western blot法对山慈菇中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的有效成分开展了对对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作用研究,发现Pb02,Pb03,Ca02,Ca03,Ca06对erbB2和c-Src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新颖结构鸢尾三萜类化合物的发现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血桐属植物中新颖结构异戊烯基化二苯乙烯/黄酮类成分的发现及其HIF-1抑制抗肿瘤活性研究
杀线虫活性苯乙烯内酯类化合物的发现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云南烤烟中新颖的甾醇类化合物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