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对肿瘤组织的敏感性、靶向性及缓释性是影响肝癌化疗效果的"瓶颈"。三氧化二砷(As2O3)能有效抑制肝癌生长,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抗肝癌药物;VEGF受体-2(VEGFR-2)在肝癌组织中多呈高度表达,可作为肝癌免疫靶向治疗及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双重靶点;载药纳米粒可作为抗肿瘤药物的缓释载体,显著提高抗肿瘤效果。本研究拟采用核糖体展示技术构建、筛选人源抗VEGFR-2单链抗体(ScFv),采用纳米技术制备As2O3隐形纳米粒,并采用分子偶联技术构建抗VEGFR-2 ScFv修饰的As2O3隐形纳米粒(抗VEGFR-2 ScFv-As2O3隐形纳米粒);体外研究其的理化特性及生物学活性,并通过裸鼠肝癌模型观察其在体内组织中的靶向性分布及抗肿瘤作用,探索其双重靶向治疗肝癌的价值和抗肿瘤作用机制,为构建新型、高效、安全的肝癌免疫靶向治疗药物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
药物对肿瘤组织的敏感性、靶向性及缓释性是影响肝癌化疗效果的“瓶颈”。三氧化二砷(As2O3)能有效抑制肝癌生长,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抗肝癌药物;VEGF受体-2(VEGFR-2)在肝癌组织中多呈高度表达,可作为肝癌免疫靶向治疗及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双重靶点;载药纳米粒可作为抗肿瘤药物的缓释载体,显著提高抗肿瘤效果。本研究采用核糖体展示技术构建、筛选人源抗VEGFR-2单链抗体(ScFv),采用纳米技术制备As2O3隐形纳米粒,并采用分子偶联技术成功构建了抗VEGFR-2 ScFv修饰的As2O3隐形纳米粒(抗VEGFR-2 ScFv-As2O3隐形纳米粒)。体外实验显示抗VEGFR-2 ScFv-As2O3隐形纳米粒对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有效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药物组织分布实验显示抗VEGFR-2 ScFv-As2O3隐形纳米粒能使药物聚集在肿瘤组织中,而正常组织中药物分布较少。体内抑瘤实验表明抗VEGFR-2 ScFv-As2O3隐形纳米粒能激活caspase凋亡通路,有效诱导肿瘤组织的凋亡和坏死,减少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而对裸鼠血液系统的毒副作用较弱。生存分析实验显示抗VEGFR-2 ScFv-As2O3隐形纳米粒明显延长裸鼠的生存时间。本研究表明抗VEGFR-2 ScFv-As2O3隐形纳米粒在体内外均具有良好的抗肝癌活性,揭示免疫靶向性及抗血管生成可能是增强其抗肿瘤效果的双重机制。本研究为构建新型、高效、安全的肝癌免疫靶向治疗药物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在如何提高肝癌化疗效果,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人源抗CAGE单链抗体修饰rMETase隐形纳米粒靶向治疗胃癌的实验研究
抗核仁素单链抗体-美登素偶联物靶向治疗肺癌的实验研究
人源单链抗体导向的甲状腺髓样癌放射免疫靶向治疗系统
人源性单链抗体介导RNAi靶向抑制HBV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