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属是百合科重要类群,全世界有100余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及高山地区,尤其集中分布于东亚地区。我国有百合属植物55种,其中35种为我国特有,东亚地区是该属的分布中心,而西南横断山区可能是百合属在世界的起源和分化中心。本项目在已有的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基础上,选择核糖体ITS和叶绿体DNA上5个片段为分子标记,开展对百合属的系统发育与分子地理学研究,综合已有各分支学科研究资料采用国际最新分析技术,联合分析百合属的祖征等鉴别特征,并将分子系统学与区系地理研究结合起来,构建该属的系统发育树,探讨百合属的系统地位、属的界限、属下分类群间亲缘关系、建立属下系统,构建百合属地理区域分布和扩散树图,并探讨其进化机制、起源中心和地理分布格局成因及扩散迁移路线等。本项目为进一步完善百合科的系统发育与进化研究也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本项目在执行期间,对我国各地共野外采集11次,收集中国百合属Lilium植物40个种(10个变种)210个居群的标本和实验样品。本课题组对国产百合属植物的花冠形态、叶表皮形态及微形态进行了研究,快速繁殖和种子萌发以及细胞核型等进行了研究,且研究结果已经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对国产百合属的核型和细胞地理学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已经发表SCI论文。本课题组对国产狭义百合科的百合属及其近缘类群如百合属、豹子花属、大百合属、假百合以及贝母属等进行了微形态、解剖学、细胞分类学和分子进化研究,部分结果已经发表在SCI期刊上。选择叶绿体DNA上5个片段(trnL-trnF, rps16, trnH-psbA,rbcL和matK等),以及核糖体rDNA ITS区的DNA序列为分子指标,开展了对国产百合属的系统发育与分子进化研究,以及分子进理学研究。综合已有各分支学科研究资料采用国际最新分析技术,联合分析了百合属的祖征等鉴别特征,并将分子系统学与区系地理研究结合起来,构建了该属的系统发育树,探讨并分析了百合属的系统地位、属的界限、属下分类群间亲缘关系,构建了百合属地理区域分布和扩散树图,并且探讨了其进化机制、可能的起源中心和地理分布格局成因及扩散迁移路线等问题。注明以本项目资助发表的研究学术论文13篇,其中SCI论文8篇,本项目研究内容百合属(含豹子花属)直接相关论文8篇,其中SCI论文5篇。培养硕士3人,协助培养博士8人,硕士10人。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鬼笔属及其近缘属真菌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中国灵芝属分子系统学研究
腐霉属分子系统学研究
中国委陵菜属的分子系统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