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NO.2127-17黄籽性状相关QTL定位与克隆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180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2.00
负责人:涂金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雷绍林,周正富,张艳,陈丽,赵三国
关键词:
定位黄籽甘蓝型油菜色素合成基因遗传模式QTL
结项摘要

单位面积油菜的产油量取决于单位面积的油菜籽产量和油菜籽的含油量。在相同遗传背景下,黄籽油菜比黑籽油菜含油量高3%-5%,种皮薄,饼粕中纤维素含量低而蛋白质含量高,加工成本低,同时由于种皮中没有花青素,黄籽油菜饼粕加工的饲料外观品质比黑籽要好。 本研究以2个近等基因系群体(NO.2127-17×94570和黄籽沙逊×3H129 )为材料,结合拟南芥和白菜的基因组信息,克隆位于N9上与黄籽性状相关的D位点,同时进行功能分析,解析甘蓝型油菜解析甘蓝型油NO.2127-17 黄籽性状形成的生物学基础。

项目摘要

在相同遗传背景下,黄籽油菜的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黑籽且黄籽油菜具有种皮薄、纤维素含量低、色素少、油清澈透明、单宁和鞣酸等多酚化合物含量低等一系列优点。本研究以2套近等基因系群体(No.2127-17×94570和黄籽沙逊×3H129)为材料,结合拟南芥及白菜的基因组信息,通过图位克隆技术,成功克隆位于A9连锁群与黄籽性状相关基因BrTT8,发现由于新型转座子的插入导致该基因的突变,致使原花色素的积累受阻,从而在种皮内层细胞中检测不到色素,最终呈现黄籽的特征。通过对黄籽形成的生物机制的阐释,将更有利于黄籽性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DOI:10.19650/j.cnki.cjsi.J2007019
发表时间:2021
5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涂金星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771359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371658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7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67172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87165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571178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130040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6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30270839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甘蓝型油菜黄籽性状形成的遗传网络解析

批准号:31330057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王幼平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30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2

甘蓝型油菜黄籽主效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批准号:31071450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李加纳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甘蓝型油菜优质高效黄籽性状的遗传基础研究

批准号:30330400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李加纳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12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4

黄(褐)籽甘蓝型油菜基因表达差异分析及定位

批准号:31171581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王幼平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