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转移的早期淋巴道转移发生机制不清,是肿瘤学难题。Annexins参与细胞多种生理活动,正成为肿瘤发生和进展研究热点分子,但其与淋巴道转移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组前期发现Annexins中的Anxa3,Anxa5和Anxa11在高淋巴道转移力肿瘤细胞株中表达均明显上调,本项目拟1)通过调控Anxa5和Anxa11在肿瘤高低淋巴道转移力Hca-F和Hca-P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水平,考察该变化对肿瘤细胞体内外黏附、侵袭、迁移及转移潜能的影响;2)检测和定量比较Anxa3,Anxa5和Anxa11在肿瘤患者标本/血液及癌旁组织/健康人血液中的分布及水平,完成三者作为肿瘤转移预警标志物的探讨;3)筛选Anxa3,Anxa5和Anxa11基因转染前后细胞中差异表达蛋白,重点关注三者共同相关的蛋白。阐述三者对肿瘤淋巴道转移的作用机制,获得肿瘤淋巴道转移关键蛋白,为肿瘤淋巴道转移早期诊治提供新靶点分子。
淋巴道转移是上皮来源恶性肿瘤细胞早期主要转移方式,致患者死亡率高、预后差。淋巴道转移发生机制不清,一直是肿瘤学研究难题之一。Annexins参与细胞多种生理活动,成为肿瘤发生和进展研究热点分子,其与淋巴道转移关系尚不明确。本组前期结果表明Anxa3, Anxa5和Anxa11在一对遗传背景相似,淋巴道转移力不同鼠肝癌Hca-F和Hca-P细胞株中差异表达显著,是潜在影响肿瘤淋巴道转移的关键分子。本课题研究表明:1)ANXA3的下调促进Hca-F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主要通过激活Erk通路和PI3K/Akt通路实现;ANXA3的下调促进Hca-P体外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相反,ANXA3的过表达抑制Hca-P细胞体外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主要通过调节Erk和JNK通路实现;ANXA3下调通过内源性凋亡途径增强Hca-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2)ANXA5下调抑制Hca-F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体内外淋巴结转移和黏附能力,ANXA5下调通过抑制ERK/c-jun抑制p-c-jun(Ser73)起增殖抑制能力,ANXA5下调抑制ERK促E-cadherin表达而降低Hca-F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ANXA5表达上调导致Hca-P体积增大,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内嵴减少,基质密度降低;ANXA5上调促进Hca-P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ANXA5的表达与肿瘤表观恶性程度相关,与肿瘤大小无关;ANXA5表达量增加促Hca-P淋巴结转移; 3) ANXA11下调促进Hca-P细胞的体外迁移、侵袭、淋巴结粘附能力和体内淋巴结转移力,增强Hca-P对5-FU耐药性;ANXA11下调则抑制Hca-F相应恶性表型; 4) 三种蛋白水平变化均影响肿瘤细胞的体外恶性表型和体内成瘤性、恶性程度和淋巴结转移;5)WB初步结果表明三种蛋白在临床病人组织(肝癌、胃癌和肾癌)中阳性检出率和水平升高明显,ELISA实验表明血液中三者水平升高,但差异不显著;6)蛋白质组学、qRT-PCR和WB初步结果表明Anxa3、Anxa5和Anxa11在肝癌中通过调控ERK、PI3-AKT和c-Jun通路相关分子,尤其共调控ERK和或c-Jun相关分子调控其恶性表型。Anxa3、Anxa5和Anxa11为转移关键分子,通过共调控ERK/c-Jun相关分子起作用,可作为肿瘤淋巴道转移早期诊治的潜在靶分子。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影响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血小板微粒释放及对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肿瘤转移相关蛋白3(MTA3)对食管-胃交界腺癌淋巴道转移的调控机制
膜联家族蛋白在肿瘤淋巴道转移中的功能及其相关蛋白的研究
Crk介导的信号途径对肿瘤淋巴道转移调控及其用于肿瘤诊治的探讨
L-选择蛋白和甘露糖受体在肿瘤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