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损脊髓神经信号选择性探测和激励电极阵列的电磁场模型研究及电极阵列设计

基本信息
批准号:6100104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2.00
负责人:赵鑫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东南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谢书珊,黄宗浩,刘法恩,朱存良,邱雷
关键词:
神经信号再生神经信号探测神经信号激励集成电路神经信号传播
结项摘要

本课题研究目的是实现受损脊髓中神经信号的选择性探测和激励并研究特定功能神经信号的时、频域特性。核心研究内容包括:1)利用电磁场仿真软件,研究由受损脊髓神经信号激励的电场的空间分布,依据该计算结果,设计神经信号探测的电极阵列结构,实现脊髓中的特定功能神经信号的定位和提取,为受损脊髓神经微电子桥接芯片提供输入。2)基于神经元等效电路模型,利用仿真软件,研究生物电信号在脊髓神经中的传播,得到一定位置上特定功能神经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性,为该神经信号的模式识别提供理论依据。3)利用电磁场仿真软件,模拟一定结构电极在脊髓中产生的电场,依据该计算结果,设计电极的几何尺寸和空间分布,使之能够利用再生的神经信号实现对脊髓中特定神经元集群的激励,完成受损脊髓神经信道的桥接。

项目摘要

本项目针对受损脊髓神经桥接系统中的探测和激励电极阵列的选择性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1. 接地电极阵列分布对于选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绕激励电极的接地电极越多,有效激励区域越小。.2. 圆台形激励电极尖端直径对于选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直径越大,有效激励区域越小。.3. 圆台形激励电极针体直径对于选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针体直径与有效激励区域无明显关系。.4. 椭圆形激励电极尖端直径对于选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直径越大,有效激励区域越大。结合2得出结论,激励电极尖端形状对于激励的选择性具有重要影响。.5. 单一神经元的激活阈值与电极阵列形态、位置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激励电极周围环绕的接地电极越多,则激励阈值越低;随着激励电极与接地电极距离的增加,阈值稍有增加;激励电极正对胞体时,激励阈值较小;激励电极与神经元距离越远,阈值越高。.6. 探测电极选择特性与同结构激励电极的选择性一致。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16
3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DOI:10.3724/sp.j.1089.2022.19009
发表时间:2022
5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DOI:10.13692/ j.cnki.gywsy z yb.2016.03.002
发表时间:2016

赵鑫泰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多微电极阵列的神经元网络学习模型建立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30800314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李向宁
学科分类:C09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神经网络与光电微电极阵列的耦合

批准号:61178082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汤戎昱
学科分类:F0511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用电极阵列研究猫视觉神经编码及产生虚拟感觉

批准号:90408030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唐世明
学科分类:C05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4

基于软石墨烯凝胶的高灵敏神经微电极阵列

批准号:81901709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熊志远
学科分类:H2701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