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与光电微电极阵列的耦合

基本信息
批准号:6117808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2.00
负责人:汤戎昱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黄北举,归强,李雷,唐君,关宁,陈三元,张赞允,郭凯,赵辉
关键词:
微电极阵列集成硅基光源生物神经网络微接触印刷
结项摘要

该项目针对目前国际上神经芯片与生物神经网络研究领域里所面临两大挑战:神经网络有序化和与微电极耦合的难题,研发新的神经网络记录系统。该系统包括三项新的器件或技术:集成光激发的微电极阵列、微接触印刷神经细胞网络、可装配神经芯片架构。光电微电极阵列基于标准集成电路工艺,整合有微电极阵列和片上光源阵列。微电极用于记录神经信号,硅基光源则用于光激发神经元。项目还将研究微接触印刷神经网络图形化技术,使单个神经细胞与微电极、集成光源形成耦合,进行神经网络与电路间的多通道长时间交互。为了提高耦合成功率,芯片采用装配式架构。该系统的研发将为神经科学的研究,特别是最近开辟的光激发神经领域提供有力工具。

项目摘要

该项目针对目前国际上神经芯片与生物神经网络研究领域里所面临两大挑战:神经网络有序化和与微电极耦合的难题,研发了新的神经网络传感器件和系统。传感器基于标准集成电路工艺,整合有记录神经电信号的微电极阵列和用于光激发神经元的LED模块,以可装配的架构实现了微电极与培养在微流道内的图案化神经网络的耦合。项目进一步利用纳米和生物活性材料优化了传感器界面材料的电学和生物学性能。新的器件和系统的研发为神经科学的研究,特别是神经光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在硬件研发的基础上,项目在离体和在体的条件下实现了光电微电极阵列与神经网络的耦合试验,获得了大量光遗传学与电磁学刺激诱导下神经网络活动数据。实验结果揭示了神经网络在自发和诱发状态下的一系列模式变化规律。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汤戎昱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1673068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耦合微流控功能的三维神经微电极阵列及其应用研究

批准号:61271161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李刚
学科分类:F0124
资助金额:7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微细加工技术制备的三维微电极阵列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脑杏仁体的神经网络机制

批准号:1117901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随力
学科分类:A3204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3

基于微电极阵列的高效细胞电融合方法研究

批准号:30870661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郑小林
学科分类:C1005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软石墨烯凝胶的高灵敏神经微电极阵列

批准号:81901709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熊志远
学科分类:H2701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