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未明,突触共核蛋白(SNCA)的突变体A53T与PD密切相关,它所引起的神经元线粒体功能异常参与了PD的发病,但其中具体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我们的预初实验表明突变型A53T SNCA会导致线粒体形态、功能异常,线粒体分裂/融合蛋白表达变化。为明确突变型A53T SNCA致线粒体分裂/融合异常的具体机制,我们在研究突变型A53T SNCA与线粒体分裂/融合蛋白关系的基础上,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寻找参与突变型A53T SNCA调节线粒体分裂/融合相关蛋白表达的信号转导通路,并进一步验证其中两条通路Ras/Erk和JAK/STAT所发挥的作用。在离体和在体水平明确突变型A53T SNCA影响线粒体形态、分裂/融合失衡、功能及细胞活性的具体机制。本项目的开展将为研究PD的发病机制、探索PD新的干预治疗及药物靶点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帕金森病(P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未明,突触共核蛋白(SNCA)与PD密切相关,它所引起的神经元线粒体功能异常参与了PD的发病,但其中具体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我们在研究突变型A53T SNCA与线粒体分裂/融合蛋白关系的基础上,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寻找参与SNCA调节线粒体分裂/融合相关蛋白表达的信号转导通路。结果显示SNCA过表达后不仅影响线粒体形态的改变,而且能显著增加线粒体中 protein dynamin-like protein 1 (DLP1)的表达,而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作为信号转导蛋白参与了DLP1水平的调节,并且与SNCA引起的神经元毒性作用相关;抑制ERK后将可明显影响DLP1蛋白表达水平,对SNCA过表达或突变表达引起的线粒体分裂/融合变化产生影响,本项目的开展为研究PD的发病机制、探索PD新的干预治疗及药物靶点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线粒体自噬的调控分子在不同病生理 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基于天然气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系统的非共沸混合工质性能分析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链接表示及预测方法
苹果酸基脂肪共聚酯反应性共混制备超韧聚乳酸共混物
丝裂霉素-聚乳酸控释膜通过诱导成纤维细胞自噬及miRNA调控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疤痕增生及机制探讨
寨卡病毒感染致神经细胞线粒体融合/分裂异常的分子机制研究
突变型alpha-synuclein A53T细胞内转运途径与小胶质细胞持续激活的关系
亲环蛋白D参与调节神经元线粒体分裂/融合的分子机制的研究
mitoKATP通道经FOXs-PGC-1α调节鱼藤酮诱导的多巴胺神经元线粒体分裂/融合异常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