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皮菌科齿孔类群真菌是高等木生担子菌中的重要类群,多数种类具有极强的白腐能力,能够降解木质素和纤维素,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还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目前该科齿孔真菌在世界上共描述210余种,我国仅记载54种。该科两类群的宏观形态结构差别较大,但齿状和孔状类群的属与属间相似的显微结构将两类群相互联系,部分种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也显示两类群各属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我国森林类型多样,木生真菌资源丰富,对该科齿孔类群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在分类学、生态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拟对我国上述两类群真菌按照现代分类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发现新种和新记录种,明确该类群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寻找更加合理的形态分类特征和依据,建立更加科学、符合自然的分类系统。研究结果将对我国该类群真菌的物种多样性、种类分布和系统发育关系有一个全面认识,为保护和利用这些真菌资源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
该研究对我国境内主要陆地生态区域不同森林类型中的皱皮菌科齿孔类群高等担子菌进行了标本采集、分类及分子系统学研究,共获取标本2200余号,分离菌株140余株,收集国外该类群种类模式标本、模式产地标本和菌株80余份。对这些标本和保藏在IFP、HMAS等国内主要标本馆的皱皮菌科齿孔类群真菌标本进行了研究,测定并获得ITS、LSU、RBP2、mtSSU等DNA分子序列310余条,以PAUP及Bayes方法对多基因序列组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通过上述对皱皮菌科齿孔类群的全面系统研究,我们基本明确了该类群中各属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该类群中形态特征差异显著的各属种类之间在系统发育树中相互交叉,表现出极为复杂的形态多样性和可塑性,该类群在属级层次上需要做较大的修订;发现并发表一批真菌新分类单元,共建立真菌新科1个,新属1个,描述并发表真菌新种22种,新组合种4种,中国新记录属及新记录种13种。新建立的科、属对建立更加科学自然的分类系统作出一定的贡献,新发表木生真菌新物种、发现新记录属、种,是对世界菌物学研究的基础性贡献,对我国基因资源的保护及经济种类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研究执行期间实际发表论文共16篇,其中包括SCI论文12篇,CSCD论文4篇,另有2篇CSCD论文已接收待刊出,该项研究已完成计划书中的任务目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HPLC 与 HPCE 结合测定复方湿生扁蕾胶囊中 6 种化学成分含量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中国裂孔菌科的分类和分子系统学研究
中国拟层孔菌科褐腐真菌的分类与分子系统学研究
中国皮盘菌科分类、DNA条形码筛选和分子系统学
中国绒毛菌属及相关类群的分类及分子系统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