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电极的铁电材料微结构演化及其大电卡效应

基本信息
批准号:1180204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1.00
负责人:黄成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常州工学院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小斌,刘志军,朱烨,王新
关键词:
微结构演化电卡效应相场模型电极铁电体
结项摘要

The electrocaloric effect (ECE) of ferroelectrics have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micro-electronics refrigeration system.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mart device, the electrode generates electric field concentration on the tip under the applied electric loading, which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ferroelectric behavior and its effect. Therefore, by phase field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research, this project aims to reveal the effect of electrodes on the electric field, stress field, ferroelectric domain structure evolution, and ECE of ferroelectrics under applied electric loading. It is a multidisciplinary system that integrates the researches involving mechanics, material science and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It is also a multi-scale simulation of macroscopic material properti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The innovative point of this project is to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the large ECE 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multi-electrodes. And for the first, careful design of electrodes arrangement and the electric field increment, allows one to obtain huge adiabatic temperature change in ferroelectrics near room temperatur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expected to provide an optimal design scheme for building a new solid state refrigeration system of ferroelectrics with multi-layer electrodes.

铁电大电卡效应广泛应用于微型电子器件的制冷系统。而电极作为电子器件重要组成部分,其尖端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电场集中,对铁电力学行为及其效应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本项目拟通过相场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含电极的铁电材料在外电场作用下的铁电畴结构演化、电极尖端的电场、应力场分布以及由畴变和相变导致的大电卡效应。研究内容是集力学、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交叉研究系统,同时也是对宏观材料特性、力学特性与微观畴结构演化的多尺度模拟。本项目的创新点为,揭示了多电极的相互作用下微结构演化行为和大电卡效应的产生机理,并首次提出通过设计电极的排布和调节外电场的改变量,实现铁电微型器件产生不断接近室温的大电卡效应。研究成果有望为搭建出新型的含多层电极铁电材料固态制冷系统提供优化设计方案。

项目摘要

铁电巨电卡效应应用于固态制冷技术,相对于传统的蒸发-压缩制冷而言,具有小型化、转化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是微型电子器件理想的制冷方案。通过设计缺陷与优化结构提高铁电材料巨电卡效应仍是凝聚态物理学和材料学的研究热点。对含电极的铁电模型,过去主要集中在研究其断裂行为,对于其大电卡效应的研究还鲜有报道。因此,本项目将结合Landau相变理论和广义微力理论建立了含多电极的相场模型,研究了不同电极排布下,铁电畴结构的演化和多场作用下的畴变,探讨了微观结构和宏观力学特性之间的内在关联。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针对含电极的铁电多场耦合系统,基于广义微力的物理背景和控制方程,从热力学原理的基本假定出发,给出Ginzburg–Landau相场动力学方程形式的完整推导过程,并结合Landau-Devonshire理论得到相场理论下的铁电本构方程。由推导结果发现基于广义微力和热力学原理得到的相场动力学方程与广泛应用的Ginzburg–Landau方程一致,表明基于唯象理论的相场法是连接宏观连续介质力学和微结构原子构型力的有效纽带,为广泛使用的Ginzburg–Landau方程提供物理背景和理论支持。(2)模拟了多电极铁电材料的微结构演化过程,探究了含电极铁电材料在外施电场作用下的极化翻转和突变的过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含电极铁电材料在外加交变电场作用下的铁电双电滞回线,对比验证性实验的定性分析,为铁电大电卡效应的存在提供普适性依据。(3)研究了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电极的不同尺寸和排布对铁电畴变、相变和畴壁运动产生的影响。关键是通过微结构的演化轨迹,进一步调整外场改变量的大小,经大量数据模拟不断逼近铁电畴结构的能量势垒,最终在一定的外载条件下,实现铁电畴结构的突变,进而获得大电卡效应。同时,通过模拟不同条件下电极尖端的应力场和电场分布,实时监测电极尖端危险区域是否产生力学失效行为,确保其在较安全的使用范围内,实现在室温与低电场条件下产生巨电卡效应和大的电卡效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3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4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5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黄成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572298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777101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600605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900212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475160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9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775218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871929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锆钛酸钡铁电陶瓷电卡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批准号:11604354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闫世光
学科分类:A2006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多层铁电材料的电场诱导相变和巨电卡效应的研究

批准号:5137204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鲁圣国
学科分类:E0206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铁电和反铁电外延薄膜电卡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及其物理机理研究

批准号:51772238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娄晓杰
学科分类:E020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准同型相界铁电材料电卡效应影响规律及机理研究

批准号:51372018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白洋
学科分类:E0206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