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物肠道PepT1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机理对阐明饲料蛋白质在动物体内吸收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项目以草鱼为研究对象,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PepT1基因的组织差异表达、PepT1的基因型与基因表达的关系、饲料蛋白质和饲料茶氨酸添加剂对草鱼肠道PepT1转运活性的调控作用,以探讨草鱼PepT1基因的表达规律,草鱼PepT1的基因型、基因表达和转运活性的关联性,揭示草鱼PepT1转运小肽的分子机理,进而利用营养手段调控其转运活性,为研究蛋白质代谢调控并选育蛋白质高效基因型提供理论基础,以达到饲料蛋白质的高效利用,促进鱼类的健康养殖。
在硬骨鱼类,饲料蛋白在肠道最终消化为氨基酸和小肽,这些蛋白消化产物绝大多数是以小肽的形式被肠道上皮细胞转运载体转运吸收,位于肠道上皮细胞的小肽转运载体(PepT1)在小肽吸收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研究动物肠道PepT1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机理对阐明饲料蛋白在动物体内吸收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项目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草鱼肠道小肽转运载体PepT1,并分析其基因表达特征:基因的时空表达研究发现PepT1在草鱼前肠组织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肌肉组织,草鱼出膜7 d后PepT1 mRNA表达量相对稳定,昼夜节律研究发现,肠道PepT1基因夜间的表达量较白天高;通过生长实验发现饲料蛋白水平和蛋白源显著影响草鱼肠道小肽转运载体PepT1基因的功能;此外,丁酸钠的生长实验发现肠道PepT1转运小肽受到转录因子CDX2和CREB的调控。因此,本项目研究结果揭示了鱼类肠道小肽转运载体PepT1转运小肽及其营养调控机理。项目实施目前已经发表文章8篇(SCI收录论文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1项授权)、培养1名博士研究生毕业,4名硕士研究生。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草鱼肠道PepT1对小肽的偏好性转运及机制研究
草鱼转录因子CDX2和SP1调控肠道PepT1转运小肽的分子机理研究
JAK2-STAT3介导瘦素调控草鱼肠道PepT1转运小肽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牦牛小肽转运载体(PepT1)克隆表达及其转运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