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从人睾丸组织中克隆到一个新型核因子:TDRP1,前期研究显示,TDRP1主要表达于生精细胞,尤其在精母细胞表达量最高;TDRP1的表达受发育调控,随着性发育的成熟,TDRP1的表达量逐步升高;TDRP1在生精功能障碍所致的男性不育患者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生精功能正常的睾丸组织;酵母双杂交发现RANBP9可以与TDRP1相互作用,并已通过GST-pulldown和co-IP等实验证实;课题组已经进行了Tdrp1基因剔除小鼠的建立工作,目前已获得了嵌合体小鼠。上述研究的部分内容已发表在BBRC杂志上,并申请专利一项。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课题组将重点研究TDRP1与RANBP9相互作用后,在微管成核和细胞周期调控等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同时完成Tdrp1基因剔除的小鼠模型,从整体研究TDRP1对精子发生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将明确TDRP1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的分子机制。
1、课题组已经成功建立了TDRP1基因剔除小鼠模型,对TDRP1基因剔除的成年雄性小鼠的生育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有些纯合子小鼠的睾丸明显小于野生型和杂合子,也观察到有些TDRP1基因剔除的成年纯合子雄性小鼠生育能力下降,但扩大样本研究后,并未发现TDRP1基因剔除纯合子雄性小鼠和野生型比较,生育能力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已有研究报道,基因剔除小鼠的表型可能与遗传背景有关,课题组已经完成TDRP1基因剔除雄性小鼠向不同的遗传背景(C57B6和129)纯化,然而纯化后的TDRP1基因剔除雄性小鼠,不管是C57B6还是129背景,也均未发现纯合子雄性小鼠生育能力的显著下降。基于以上研究,课题组推测TDRP1基因剔除导致某些与其功能相似的蛋白代偿,以维持生育的正常进行,至于这一代偿机制是如何进行的,课题组正在研究。.2、课题组已经证实TDRP1和RANBP9在体外能够相互作用,但后续研究中未能证实内源性的TDRP1能够和RANBP9相互作用,因此课题组将研究方向转移至酵母双杂交筛选出的另一个可能与TDRP1相互作用的蛋白:PRM2。课题组利用Co-IP等实验在体外和体内均证实TDRP1和PRM2存在相互作用,由于PRM2是精子染色质的主要蛋白,本发现对阐明TDRP1在调控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思路。.3、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另一个与雄性生殖相关的新基因:INM02,并已成功建立了INM02基因剔除小鼠模型。值得关注的是,课题组已明确INM02基因缺失导致雄性小鼠不育,并已初步明确INM02缺失导致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INM02基因缺失导致与精子动能相关的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从而引起不育。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精子发生相关miRNA家族在小鼠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靶向核因子-kB新型抗炎穿膜肽核酸的分子设计及其功能鉴定
GABA受体在精子发生和形成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Symplekin蛋白在小鼠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