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链球菌致龋因子蛋白分泌机制及其在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67011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边专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武汉大学
批准年份:2006
结题年份:2009
起止时间:2007-01-01 - 200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聂敏,汪昌宁,黄梅靖,刘加荣,孟柳燕
关键词:
蛋白分泌生物膜Sec分泌途径变形链球菌
结项摘要

牙菌斑生物膜中的变形链球菌是人类龋病的主要致病菌,它产生的致龋毒力因子与牙菌斑形成及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Sec分泌途径在多种细菌的蛋白分泌中发挥作用。本研究首次探讨Sec分泌途径在变形链球菌蛋白分泌过程中的作用,同时结合生物膜形成过程重点研究变链菌毒力因子分泌的变化。①使用免疫金标技术观察与蛋白分泌有关的微结构区域,进行Sec蛋白的亚细胞定位;②通过体外构建生物膜模型,以变形链球菌毒力因子GTF、FTF和Pac为示踪靶,比较在生物膜(牙菌斑)状态下和浮游状态中不同时期Sec蛋白功能的差异;③观察应激环境对变形链球菌Sec分泌途径的调节和影响;④构建Sec蛋白缺陷株,观察变形链球菌生长和蛋白分泌及形成牙菌斑的变化。本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Sec分泌途径对变形链球菌致龋毒力因子分泌及牙菌斑形成的影响,可能对致龋牙菌斑的形成产生新的认识。

项目摘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411-143
发表时间:2020
2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3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1-1978.2021.12.004
发表时间:2021
4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7
5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DOI:10.11817/j.issn.1672-7207.2022.02.023
发表时间:2022

边专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772417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570764
批准年份:1995
资助金额: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470727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30099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17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30271415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变形链球菌致龋毒力因子基因表达调控与致龋性的关系

批准号:30200317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杨锦波
学科分类:H1503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c-di-GMP信号通路在变形链球菌致龋过程中作用的研究

批准号:30672327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吴补领
学科分类:H1503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变形链球菌PrA蛋白在致龋过程中新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批准号:81271191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王成龙
学科分类:H1509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变异链球菌致龋毒力关键转录调节因子的鉴定及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8137113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李继遥
学科分类:H1503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