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过渡金属/非金属原位共掺杂的多孔碳基非均相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其高效促进有机合成反应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57219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4.00
负责人:余小春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温州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金辉乐,林大杰,何宇华,史重阳,凌棚生,董小妹,苏晓霞,鲁霞
关键词:
多孔碳过渡金属有机合成杂原子原位掺杂非均相催化
结项摘要

Transition metal-catalyzed carbon-carbon bond coupling, carbon-hydrogen bond functionalization, and carbon-heteroatom bond formation represent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nctional organic compounds, such as drugs, dye, and spice etc. However, those transition metal-catalyzed reactions are still facing several drawbacks, which include the need of a large quantity of catalyst, difficulty in efficiently recovering the metal catalysts and their catalytic activity. It has severely limited their application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To this end, this project intends to design and fabricate transition metal (e.g., Fe/Cu/Mn) and nonmetal elements (e.g., F, N, O, S, etc.) co-doped porous carbon catalysts, through the method of using transition metals to in-situ reduce heterocyclic halides compounds. Utilizing the electron-rich/deficient skeletal structure, achieved through the doping of heteroatoms, a surface with an adjustable acid/alkaline property, and the unique interactions between metal and non-metallic atoms, the proposed porous carbon-based catalysts are expected to create an environment that mimics similar processes encountered in homogeneous catalytic reactions and eventually exhibits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Through 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n how the skeleton structure, surface property and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ffect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new insights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more economic, efficient and green organic synthesis.

过渡金属催化的碳-碳键偶联、碳-氢键官能团化以及碳-杂键形成等反应是合成功能有机化合物如药物、染料、香料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过渡金属催化反应仍存在催化剂用量高、回收难、易沥滤失活以及易污染产品等缺点,这严重地制约了其在工业上的应用。本项目拟运用过渡金属现场还原杂环卤代物的新方法,设计制备过渡金属(如Fe/Cu/Mn等)和非金属(如F、N、O、S等)原位共掺杂的多孔碳基催化剂。利用杂原子掺杂形成的新颖富/缺电子骨架结构、酸/碱性可调的表面化学性质、开放的多级孔道以及金属-非金属杂原子间独特的相互作用,模拟均相催化中有机配体的电子修饰和空间效应作用,实现某些有机合成反应的非均相高效催化。探明杂原子掺杂多孔碳的骨架结构特性、表面性质以及孔结构特点对其组装过渡金属催化剂在不同类型有机合成反应中具有高效催化性能的促进作用本质,为发展经济、清洁、高效的有机合成新路线、新方法提供认识和实践基础。

项目摘要

过渡金属催化的碳-碳偶联、碳-氢键官能团化以及碳-杂键形成等反应是合成功能有机化合物如药物、染料、香料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过渡金属催化反应仍存在催化剂用量高、回收难、易沥滤失活以及易污染产品等缺点,这严重地制约了其在工业上的应用。本项目拟运用过渡金属现场还原杂环卤代物的新方法,设计制备过渡金属(Fe/Cu/)和非金属(N或S等)原位共掺杂的多孔碳基催化剂。利用杂原子掺杂形成的新颖富/缺电子骨架结构、开放的多级孔道以及金属-非金属杂原子间独特的相互作用,模拟均相催化中有机配体的电子修饰和空间效应作用,实现某些有机合成反应的非均相高效催化。.根据研究计划, 本研究组利用各种过渡金属与非金属原位共掺杂的多孔碳基材料为催化剂,研究含氮类化合物的合成,特别是胺、偶氮类和氧化偶氮类化合物的合成,同时对所制备得到的催化剂进行了各种结构表征,并尝试研究催化性能与结构的关系,尝试确定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我们利用原位杂原子N和金属Fe共同掺杂的石墨烯材料, N和金属Co共同掺杂的石墨烯材料,S和金属Co共同掺杂的石墨烯材料,为催化剂,将芳硝基化合物氢化转移还原为偶氮苯,或者直接以石墨烯材料为催化剂,以芳硝基化合物为原料,水合肼为还原剂,将芳硝基转化为氧化偶氮苯。.(2)我们研究了在金属铜、杂原子N共掺杂的介孔碳催化下,以氧气为氧化剂,芳香伯胺的氧化偶联反应方法,合成对称和非对称的偶氮苯类化合物。.(3)我们分别研究了铜盐、和固载铜盐催化的非对称氧化偶氮苯的合成。以芳胺和亚硝基化合物反应得到非对称的氧化偶氮苯,同时对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的探索。.本项目对杂原子掺杂多孔碳的骨架结构特性、表面性质以及孔结构特点对其组装过渡金属催化剂在不同类型有机合成反应中具有高效催化性能的促进作用本质进行了研究,为发展经济、清洁、高效的有机合成新路线、新方法提供认识和实践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3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高压工况对天然气滤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高压工况对天然气滤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DOI:10.11949/0438-1157.20201260
发表时间:2021

余小春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非金属共掺杂碳催化剂电催化氧还原机制及其理性设计方法

批准号:2137309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彭峰
学科分类:B0205
资助金额:8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杂原子掺杂多孔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非金属催化醇的氨氧化研究

批准号:21773232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高爽
学科分类:B0202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N,(B/S/P)-共掺杂碳纳米片非金属加氢催化剂可控制备及应用

批准号:21908185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熊伟
学科分类:B0803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非金属/过渡金属共掺杂的GaN纳米线可控制备及室温铁磁性研究

批准号:1130424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陈国祥
学科分类:A2007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